编者的话
继上一期之后,本期《研究聚焦》栏目继续关注中国西南地区风土建筑,同时也延续我刊之前刊发过的关于大理白族风土聚落和建筑的系列文章,以及从图像解读包括云贵在内的苗族风土建筑等话题所关注的区域,将目光再一次聚焦于云贵地区。多民族杂居是云贵地区的典型特征,其中汉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语的西南官话区,而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则分属汉藏语系的苗瑶、壮侗和藏缅语族,以及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等。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各民族的营造技艺和居住习俗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使其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杨大禹、王玲在前几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滇中地区“一颗印”民居的典型特征、发展演变、广泛适应性、变通性和构架精巧性等特点;林徐巍、潘曦聚焦于川滇交界地区的摩梭人,考察其祖母屋作为活态遗产的建筑多样性及其演化机制;郭建伟通过剖析傣族风土建筑大木构件在傣语中的命名规律,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象征系统;张玉娇以从干栏到地居的嬗变为主要线索,全面考察布依族各土语区住屋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背后原因,并将其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侗族、汉族、水族的住屋形态做了比较;倪默璘、倪琪试图利用当前的各种技术手段,对贵州大湾苗寨的建筑和村落形态做出初步解释。
《理论与历史》栏目中,卢伟、关瑞明对20世纪初美国建筑师茂飞设计的福建协和大学进行重新审视,认为传统观点关于茂飞校园规划“被弃用”的结论并不准确,现存与茂飞规划不符的建筑实为校园建设期间为保证学校运转而建造的临时建筑,而东侧的校长楼等建筑群实际与原规划对应,其“学术村”布局的雏形已经初步呈现。孙蕾关注莫高窟148窟东方药师经变中所绘建筑群的布局可能性,试图从复原的深入程度上对利用绘画材料研究古建筑有所拓展。朱宇晖、徐瑞彤、孙文达根据史料线索和现场痕迹,探索明永乐年间故宫三大殿建筑群的布局特征,并试图以此展现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转折期的明初曾一度出现的“巨殿时代”之特色。周思源以地方志和1936年绍兴地籍图为主要史料,对文献中记载的宋代绍兴沈园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详细论证,并因此讨论了历代地方志对于特定地点的定位标注方法问题。
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使用詹姆斯•沃菲尔德所拍摄的世界各地风土建筑照片,探讨台阶这一跨文化建筑要素在处理高差变化时体现出的仪式感和日常性两种不同特质之间的共生关系。
本期《案例解析》栏目中,有李汀珅、张明皓对为意大利世界遗产五渔村制定的《保护准则》的探讨,有陈雳从“复合型工业遗产”的定位出发对澳大利亚鹦鹉岛阐释规划的深入解读,有韩林飞、张凯琦对俄罗斯原总参谋部大楼的东翼在对其遗产价值进行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改造为冬宫博物馆一部分的设计方案介绍,有徐钰彬通过梳理陕西韩城柳枝村的实践而对建筑师的专业知识与当地村民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如何实现有效沟通的思考。
《访谈》栏目聚焦于旭可建筑将浙江宁波乡间的勤勇小学改造为民宿的案例,潘玥和主持建筑师刘可南的对话讨论了如何理解这种距今并不遥远的建筑所承载的乡村记忆,以及建筑师如何利用其遗产价值塑造设计的独特个性等问题。
本期责任编辑:刘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