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22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下一个50年:世界遗产作为韧性、人文和创新的源泉”,这一全球纪念活动主题揭示的遗产价值,正是我们今天从事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刻意义所在。
同时,2022年也是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为此,《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的组稿以《研究聚焦》栏目的三篇文章作为纪念。开篇是蔡永洁、黄纳的《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一文,由一张历史地图呈现的独特空间形态,引入对上海老城厢城市街道与邻里巷弄多层级空间体系的分析,并呼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设计操作策略,在老城厢的风貌保护与传承中运用。张恺的《以人地关系线索促进名城国土空间结构优化——以高原湖泊名城昆明为例》,通过分析昆明自然地理格局变化与名城聚落空间的时空关系,探索中国传统人地互动思想影响下的名城核心价值,认为人地关系的表征线索可以作为一项稳定的结构性资源助力名城国土空间发展。张莎玮、方禹、吴鼎航和沈康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异变与突变》,通过深度调研和ArcGis平台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为我们勾勒出该区域内广府文化主导、客家文化主导、广客交融和沙田四种文化景观类型,及其主流文化景观发生、变异的传递机制。
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并非易事,甚至总是在不断回望和对细节的琢磨中惨淡前行。本期的《理论与历史》栏目共刊发了三篇文章:陆地的《刍议历史真迹修复的本质与类型》和王依、吴葱和王巍的《原状的困惑——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再思考》,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遗产保护中并不新鲜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对历史的溯源中,分别对国际遗产界有关真迹的三类修复及其性质,和中国文物保护原则中原状到底是什么,进行了细致的历史分析与理论思辨。程建军和陈丹的《材、斗、椽中距与标准材——中国古建筑设计模数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经典匠作文献研究结合现存建筑实物的尺度分析,再次探讨了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的标准材问题。
本期《案例解析》是分别来自法、英和西班牙三个欧洲国家的遗产保护经典案例。2018年本刊主编和几位编委访问法国建筑与遗产城和夏约学校时,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是考察项目之一。2020年应本刊约稿,该项目的主持建筑师雅克•帕约(Jacques Pajot)在当时座谈会发言的基础上整理回顾项目过程,讨论了其中建筑师的重要性。后来,杨辰、李颖春和张稀普以《从“哀悼工厂”到“大众艺术城”——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的改造策略》为题,从历史演变、改造设计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多角度地对104转型的成功进行了细致剖析,旨在为存量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经验借鉴。英国的公园山公寓更新改造也极具典型意义,朱晓明、孙梦洁和缪雪旸的《超越社会住宅——英国公园山公寓的更新及对我国保护类福利住宅的启示》一文在对原始设计与更新改造的比较中,重点探讨了该项目的市场化改造道路。研究认为,公园山项目可为我国保护类住宅更新缺乏开发商有效参与和缺乏社会空间与物质载体的结合等难点提供有益借鉴。遗产数字化是中国近年来讨论和实施的热点,吕志宸、青木信夫和徐苏斌合作的《巴塞罗那城市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比较与借鉴》,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搜集,对巴塞罗那多个城市遗产信息展示平台从遗产信息主体、遗产利用、公众参与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城市遗产信息平台建设提出建议。
本期《经典译文》推出的是张映乐翻译的勒·柯布西耶《“真实”:建筑的唯一理由》和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我们需要的不是新的建造方法,而是新的生活方式》,两篇文章分别于1937年和1938年发表在domus杂志上。由于原文发表较早不易获得,本刊在取得版权的基础上,特配原文同步刊出。
《书评》栏目发表的是陈曦与陈亚珉合作的《遗产保护的本质——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系列书评》,介绍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比尼亚斯教授保护理论及其来源和发展过程,在保护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当代保护理论》《不完美保护》《遗产保护的交换本质》和《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四篇代表作的核心观点及其相互关联进行了重点分析。
《时评》专栏中,张鹏的《研究、保护与再生》是一年一度对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的综述,本次公布的是2021年的评选结果,及获得特等奖的三篇作业与评委评语。
陈忠实笔下的黄土台塬苍凉而厚重,沟壑纵横的原上,堡子和地坑窑是世代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的奇迹,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成就了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本期的《风土图记》是林晓丹与江攀合作的成果,图文再现了关中地域这一独特的景观风貌。
本期责任编辑:刘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