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研究聚焦》栏目将探讨徽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研究重点放在皖、浙、赣三省交界以古徽州为核心的徽语方言区,共收录文章七篇。
龚恺撰文《村·族·家——徽州村落与生活空间的演化》,从人本主义地理学的角度介入研究,揭示中国传统村落背后熟人社会的维系,以民居测绘作为研究初始,从宏观化村的集群视角和微观化人的生活方式两条线索出发,系统梳理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化历程与突出特征,以总论的方式奠定了本期徽语区风土建筑研究的基调。陈璐、刘涤宇在《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的历程与展望》一文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70年来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历程进行回顾,指出了其研究范式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可扩展的若干研究领域。
随后的三篇文章从具体对象和研究方式出发,可作为进一步解读徽语区域风土建筑的研究切片。裴逸飞等在《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研究》一文中,从徽语体系介入,详细详述了徽州传统村落群的形成过程和维系方式,提炼出三种从宅居到村落,再到集群的村落群空间结构原型,从扩大的集群视角审视徽州传统风土建筑。邵甬、陈欢、胡力骏在《皖南地区历史聚落的体系、类型与特征》一文中,对皖南区域历史聚落形成的社会经济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例证探讨了其总体空间特征,以中观的类型视角审视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传统风土建筑。靳兆腾等在文章《从村落形制到宅居空间——层系聚焦的徽州村落测绘》一文中,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近二十年的徽州村落测绘中所建立起来的多层级、体系化的村落测绘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囊括的不同尺度、不同表达方式的图示语言,文章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考现学的方式进行村落的生活空间研究,从聚焦的考现视角审视徽州传统风土建筑。
最后两篇文章力图以新的视角对徽语区风土建筑下的村落布局和民居装饰这两个传统研究主题进行阐发。张力智《徽州住宅中的横向布局及其现代意义》探究了徽州住宅的纵、横布局和礼制的关系,并进一步解释了横向布局中所蕴含的现代特征。寿焘在《层级与秩序——徽州乡土建筑装饰中的建构理性》一文中,以“建构”为线索,抽取徽州乡土建筑典型单元为研究对象,揭示民居装饰话语中的所涉及的结构性、空间性等基本问题,突破了对于民居装饰概念的传统二元认知。
在《理论与历史》栏目中,陆地认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可细分为本体性历史价值和符号性历史价值,对两者的明确区分有助于澄清理论认识的混淆并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李浈、丁曦明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分析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班营造正式》的关系。王之玮专注于中国南方地区乡土营造仪式中的营造赞咒文研究,对其程式、主题、主题群与故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其社会学意义、传统信仰文化内核及遗产价值。
本期《遗产图说》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专栏基于詹姆斯·沃菲尔德(James Warfield)以世界各地市场为主题的摄影作品,由王坤、刘涤宇配文,强调在风土社会中,市场以其流动与混杂的状态而呈现出的独特活力。
《案例解析》栏目所选两篇文章均关注防御性建筑遗产。其中任伟、韩锋对牛津城堡遗产保护与再生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可持续利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揭示建成遗产保护、城市再生与可持续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张剑葳、尚劲宇、吴煜楠则以箭扣南段长城的维修工程为例,探索通过基于模型和图像的数据采集与追踪对建筑遗产维修工程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
由国内8所高校联合主办、《建筑遗产》学刊承办的2020年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已落下帷幕。本期就所设主题中获一等奖的共6项设计作业作了简要介绍,配合张鹏对本次竞赛的综述文章和在《建筑遗产》期刊网展示的获一等奖作业完整版,有助于增进对当前国内城乡建成遗产保护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
本期客座主编:龚恺
本期责任编辑:刘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