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梁公诞辰百廿周年,本刊特推出常青院士的《纪念梁思成先生》以为纪念。他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科贡献:一、开创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学科体系;二、反思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建筑演进方向;三、呈现批判思维及反躬自省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精神。
在研究聚焦专栏,继2021年第2期之后,本期继续聚焦晋语方言区建筑风土谱系的研究。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晋语方言区与官话区和其他方言区交汇地带,以期能看到不同风土交互影响下建筑演变的轨迹。林晓丹和江攀在对晋陕宅院考察的基础上,以《从厅房位置看汾渭平原风土建筑类型及其谱系》为题,从厅房位置入手,在详细解析汾渭平原常见的“前厅后楼”和“上首厅房”两种宅院形制特征及其与民系方言区相关的地理分布规律,比较中原官话区汾河片与晋语方言区并州片的晋陕窄院形制后,认为中原官话区关中片与汾河片所构成的区域是有别于晋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区系,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过渡地带,即黄河晋陕沿岸的韩城、合阳、大荔和晋南运城、临汾所在区域。齐卓彦、程思宁、王宗强的文章《移民背景下内蒙古晋语大包片传统民居形制特征与分异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通过对形成文化地景最核心的建筑类型、空间布局、结构体系三个要素进行解析发现,作为清初晋北移民的核心区,位于晋语方言大包片的呼和浩特地区民居,由南向北呈现出从窑洞到平房的转变趋势,空间布局也从一明两暗为主发展为单元联排组合,平房结构体系从五檩双坡到四檩(三檩、二檩)承重墙单坡,直至承重墙单坡的变化,反映出风土建筑在文化传播中因人地关系的差异和文化叠加呈现的复杂性。张昕、陈捷伉俪的《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水陆道场的设计与呈现——以壁画和彩画为核心》一文认为,华北、西北长城沿线的明蒙对峙和战争以及自然灾害,推动了以太原为中心的水陆道场的营建风潮,现存水陆壁画的寺院横跨晋冀陕三地,但除个别早期寺院在中原官话区外,均与晋语区存在明显的联系。文章以明清晋北州城举办水陆法会的典型场所、位于五台片的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为例,通过其造像、壁画与彩画的整体组织,分析了设计者将流行信仰元素引入旧有场所的空间意义重塑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同时,通过比较中轴线两侧壁画与彩画基于对画方式的表达,探讨了这一风土匠作体系中“画师型”和“匠师型”施绘者从创作观念到绘制手法的差异。李竞扬的《山西平顺天台庵佛殿的修缮改易与旧貌管窥》以其在天台庵佛殿拆解修缮工地调查见闻,参考 8枚木构件的碳十四年代(加树轮校正)和三处题记所载修建时间,详述了这座国宝建筑大木构架、朱白彩画、屋面脊饰与勾头、砖墙、铁鏂等历代修缮改易痕迹,使我们得以借此管窥佛殿旧貌。
对于涵盖内容丰富的城乡遗产,景观方法是近年一直被不断发展并推广应用的保护工具。本期特推出《再造通天塔:关于英格兰历史景观特征术语表的讨论》与《法国卢瓦尔河谷文化景观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启示》两篇国外经验介绍,和一篇试图落地本土的《关于建立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式保护体系的思考》。英格兰历史景观特征术语完成于2015年,并于2017年在牛津郡得到具体应用。朱晓明教授带领罗文婧、崔燕宇两位研究生在对作为术语表核心特征的结构及其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后认为,保护文化的“根”,是始终贯穿于所有术语的理念。其在牛津郡的应用显示,术语表与价值评估相结合,对开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乡村保护至今缺乏统一的术语,地方层面的保护策略和经验难以达成共识或缺少交流的平台,英格兰的历史特征术语表是中国遗产保护值得关注的管理工具。邵甬教授与黄俣博博士合作,对法国近30年来基于文化景观特征与价值在卢瓦尔河谷进行的保护与管理行动做了详细介绍。认为其将以景观保护为单一导向的行动,扩展为融合遗产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农业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等多种目标的行动,协调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问题的经验,值得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区域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区域发展借鉴。博士后孔惟洁与林晓丹、戴方睿两位博士基于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大量调研分析,在英国、日本城乡建设管控中的景观意识与景观政策启发下,针对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应建立中国“景观式保护”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国家与区域层面建立乡村景观分区,在村落层面制定景观规划,以基层村委为主体进行建设管控引导,并由专业技术团体提供全周期的实施保障。
小西湖历史地段“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为南京老城保护打开了新视野。黄洁、沈旸、鲍莉、俞海洋、谢冰《诸般身份转变的背后》一文,以马道街29号更新改造为例,通过对建筑师在应对这座民国小楼丰富历史中采取的细致而微的改造措施的描述,探讨了“整体租赁”这一保护再生模式背后承载的守护百姓生活记忆的各种方式。伍沙的《湘江祁阳段风土建筑聚落形态及空间形制特征研究》以国保单位龙溪李家大院为例,分析其聚落形态及建筑空间形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释义“祧屋”,从聚落形态、院落形制、结构构架及装饰技艺四个方面总结了湘江祁阳段风土建筑的基质特征。于冰清、李刘蓓、吕红医的《豫中地区方顶村传统民居适宜性檐口改良技术探讨》一文,以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方顶村为例,在对其檐口部位原材料与原工艺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现代节能改良技术与材料工艺以适应性的方式更新与整合到传统营造技术中,有效解决传统民居檐口由于保温性与气密性较差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问题。王怡婕、钟燕、戴仕炳通过《〈澳门历史城区建筑修复技术指南〉编制的技术路线》一文,总结了以建筑材料分类抓取共性,以建筑构件分类回应个性,构建“抽屉式”指导保护修复实践工艺框架的修复技术指南编制路线,及在该指南指导下完成大炮台外墙第一阶段的保养维修工程过程中,与管理方和工程承包商互动,完善指南编制的情况,为中国其他历史街区保护修缮法规相关技术指南的编制做出了有益示范。
本期风土图记是章巍、沈旸共同完成的《杭州佛寺寻踪》。作者以对历史的熟稔、用优美的文笔,通过《松涛九里通灵竺》《经理梵刹缀湖山》《妙造林泉在幽谷》三个小节,对佛教东来以后历代在西湖周边营造的佛寺塔刹、形成的迤逦香道,及其与湖山林泉构成的禅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多点位、多角度的关照和移步换景式的描述,为更好地理解、欣赏、游观和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遗产提供了一个新的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