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21 > 正文

2021年第1期(总第21期)

本期《研究聚焦》栏目将探讨徽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研究重点放在皖、浙、赣三省交界以古徽州为核心的徽语方言区,共收录文章七篇。


龚恺撰文《村·族·家——徽州村落与生活空间的演化》,从人本主义地理学的角度介入研究,揭示中国传统村落背后熟人社会的维系,以民居测绘作为研究初始,从宏观化村的集群视角和微观化人的生活方式两条线索出发,系统梳理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化历程与突出特征,以总论的方式奠定了本期徽语区风土建筑研究的基调。陈璐、刘涤宇在《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的历程与展望》一文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70年来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历程进行回顾,指出了其研究范式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可扩展的若干研究领域。

随后的三篇文章从具体对象和研究方式出发,可作为进一步解读徽语区域风土建筑的研究切片。裴逸飞等在《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研究》一文中,从徽语体系介入,详细详述了徽州传统村落群的形成过程和维系方式,提炼出三种从宅居到村落,再到集群的村落群空间结构原型,从扩大的集群视角审视徽州传统风土建筑。邵甬、陈欢、胡力骏在《皖南地区历史聚落的体系、类型与特征》一文中,对皖南区域历史聚落形成的社会经济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例证探讨了其总体空间特征,以中观的类型视角审视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传统风土建筑。靳兆腾等在文章《从村落形制到宅居空间——层系聚焦的徽州村落测绘》一文中,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近二十年的徽州村落测绘中所建立起来的多层级、体系化的村落测绘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囊括的不同尺度、不同表达方式的图示语言,文章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考现学的方式进行村落的生活空间研究,从聚焦的考现视角审视徽州传统风土建筑。

最后两篇文章力图以新的视角对徽语区风土建筑下的村落布局和民居装饰这两个传统研究主题进行阐发。张力智《徽州住宅中的横向布局及其现代意义》探究了徽州住宅的纵、横布局和礼制的关系,并进一步解释了横向布局中所蕴含的现代特征。寿焘在《层级与秩序——徽州乡土建筑装饰中的建构理性》一文中,以“建构”为线索,抽取徽州乡土建筑典型单元为研究对象,揭示民居装饰话语中的所涉及的结构性、空间性等基本问题,突破了对于民居装饰概念的传统二元认知。

在《理论与历史》栏目中,陆地认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可细分为本体性历史价值和符号性历史价值,对两者的明确区分有助于澄清理论认识的混淆并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李浈、丁曦明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分析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班营造正式》的关系。王之玮专注于中国南方地区乡土营造仪式中的营造赞咒文研究,对其程式、主题、主题群与故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其社会学意义、传统信仰文化内核及遗产价值。

本期《遗产图说》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专栏基于詹姆斯·沃菲尔德(James Warfield)以世界各地市场为主题的摄影作品,由王坤、刘涤宇配文,强调在风土社会中,市场以其流动与混杂的状态而呈现出的独特活力。

《案例解析》栏目所选两篇文章均关注防御性建筑遗产。其中任伟、韩锋对牛津城堡遗产保护与再生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可持续利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揭示建成遗产保护、城市再生与可持续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张剑葳、尚劲宇、吴煜楠则以箭扣南段长城的维修工程为例,探索通过基于模型和图像的数据采集与追踪对建筑遗产维修工程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

由国内8所高校联合主办、《建筑遗产》学刊承办的2020年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已落下帷幕。本期就所设主题中获一等奖的共6项设计作业作了简要介绍,配合张鹏对本次竞赛的综述文章和在《建筑遗产》期刊网展示的获一等奖作业完整版,有助于增进对当前国内城乡建成遗产保护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

本期客座主编:龚恺
本期责任编辑:刘涤宇


本期内容

    研究聚焦 Special Focus

  • 村·族·家 ——徽州村落与生活空间的演化 龚恺
    X

    摘要:徽州传统民居是一份宝贵的建筑遗产,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建筑本体,还需要同时考量村落中人的生活方式。村落、宗族和家庭是观察过程中的三个层级,从熟人社会中的交往中可见传统村落的建设和演变,从血缘社会的联系可见宗族建筑的兴起和渐渐消逝,而从家庭生活的层面才能见到民居原本及当下的使用意义。文章是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期对徽州村落测绘和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以建筑和使用者结合的人文地理角度,循着微观、...

  • 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的历程与展望 陈璐 刘涤宇
    X

    摘要:对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的研究以古徽州地区成果最为卓著。1957年出版的《徽州明代住宅》在塑造那个时代的民居研究范式上起到了自己的作用。1981年后,古徽州风土建筑研究在如风土/乡土建筑研究范式的确立、聚落形态及空间意象研究、风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等诸多方面,对中国风土建筑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对古徽州以外的其他徽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成果较少,对古徽州风土建筑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以及其风土区系...

  • 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研究 裴逸飞 龚恺 冷嘉伟
    X

    摘要: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它们会因为血缘关系、宗族意识、佃户制度等人文因素,以及山川河流、地域空间、承载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扩张、析出,其裂变与演进适应自然环境,并最终形成人、地、村和谐统一的、场所空间有序的村落集聚形态,即村落群。文章以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方言区分布、地域构成和村落集群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徽州传统村落群的发展演进、维系方式和空间结...

  • 皖南地区历史聚落的体系、类型与特征 邵甬 陈欢 胡力骏
    X

    摘要:皖南历史聚落的形成和演进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移民聚居、区域建制、产业发展、战争以及近代开埠等几方面。文章对近代以前皖南历史聚落的自然资源特征和历史聚落形成并兴盛发展的社会经济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大量的例证探讨了皖南历史聚落的府(州)、县、市镇和村落的选址、布局、规模、形态等特征,从而对皖南历史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层级体系特征和空间形态特征作出类型学层面的归纳总结,指出皖...

  • 徽州住宅中的横向布局及其现代意义 张力智
    X

    摘要:徽州向为儒家礼学重镇,与礼制阐释相合的纵向布局住宅因之较受学界关注。但在明代晚期和清代晚期,徽州及其周边地区也常见一种与礼制明显不合的横向布局住宅。通过聚焦这种横向布局住宅,文章提出四个论点:首先,徽州地区常见的纵向布局住宅,以及适应纵向布局的“大廊步三间”住宅单元多出现在清初期之后,很可能是清代皖派礼学兴起的产物;其次,常见于皖派礼学兴起之前、退潮之后的横向布局住宅,不宜套用儒家礼制框...

    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 本体与符号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探源 陆地
    X
    摘要: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界长期以来将遗产的历史价值视为“一个”价值,但遗产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意义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来源,即遗产的物质本体和外在于本体的关联性历史符号。这两种来源的兴衰一直左右着遗产保护范畴和处理方式的演变。自现代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诞生以来,两种来源间复杂的纠缠关系也是各种理论和做法争议的主因。面对最广泛的历史环境的保护需求和挑战,文章从历史认知、历史意义的来源和流向几个方面剖...
  • 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般营造正式》的关系探析 ——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 李浈 丁曦明
    X
    摘要:通过对黎川乡土建筑的实地调研,在大量测绘资料的基础上,从柱础、柱、骑童、梁、斗栱、驼峰、虾米穿、额枋等构件细部入手,对实物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尝试总结该地区乡土建筑大木构架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文章分析了黎川厅堂式建筑中蕴含的古风特征,指出其源头可能为早期北方传统建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地乡土建筑营造手法与《鲁般营造正式》中的诸多相同点,通过与周边地域的工匠语词、匠意比较,廓清其地域属性...
  • 中国南方地区乡土营造仪式中的营造赞咒文研究 王之玮
    X
    摘要:赞咒文是乡土营造仪式中常被忽视的内容。文章以中国南方地区乡土营造仪式中的赞咒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仪式的过程,梳理其基本的结构,同时借鉴民俗学口承传统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对赞咒文进行定义,分析赞咒文的生成与创编方法,指出其文本具有“程式—主题—故事”三层结构。最后,指出赞咒文具有的索酬与扬名的社会功能,并进一步揭示赞咒文的社会学意义、传统信仰文化内核及遗产价值,以提升对乡土建筑遗产整体性...

    案例解析 Project Analysis

  • 建成遗产保护、城市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牛津城堡为例 任伟 韩锋
    X
    摘要:建成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遗产保护、城市再生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统一的基础之上。文章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欧洲在建成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以问卷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牛津城堡遗产保护与再生项目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可持续利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牛津城堡遗产保护与再生项目在保护建成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基础上,使牛津城堡成为今天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城市活力之源。文章认为,依托建成...
  • 长城保护维修中干预过程管理的数字化途径新探 张剑葳 尚劲宇 吴煜楠
    X
    摘要:基于文物的“现状”“原状”和“干预”三个重要概念及内在关系,文章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长城维修段持续进行基于模型和图像的数据采集和追踪,为“源场景”概念形成一套数字化数据集,用于对长城保护维修中的干预过程进行管理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在箭扣南段长城维修工程中的数据成果中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基于“源场景”概念,结合数字化技术,可有效对长城保护维修中的修缮和干预进行过程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文...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