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期《建筑遗产》共发表文章15篇,除常设栏目外,增设了《保护技术》和《纪念与回顾》两个专栏。《研究聚焦》为保护理论话题。
当下的建筑遗产保护,更多偏重实践性。在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保护纲领的指导下,通过保护设计和保护技术的应用,实现保护的目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纲领的解读和对保护对象即遗产本体历史的研究,借以提出保护呼吁和保护建议。对保护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相对较弱。为此本期特别聚焦了3篇具有类型学意义的文章,以期引发有关讨论。
作为他山之石,蔡永洁教授《从建筑的类型到空间的类型——城市空间作为历史传承的载体》一文,通过对新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奥斯瓦尔德•马提亚斯•温格斯(Oswald Mathias Ungers)、罗伯·克里尔(Rob Krier)的类型学概念及设计实践比较分析发现,欧洲的类型学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经历了从城市建筑的类型学到建筑类型与城市空间类型的统一、再到城市空间的类型的转变,不尽相同的三种类型学都为城市空间研究以及空间传统的传承提供了方法。城市开放空间可以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据此,作者以上海老城厢更新改造为题,在2020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中验证了这种类型学方法的普适价值,以及空间特征的可传承性,为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角度。
青年学者徐桐的《文化现象的视野——文化遗产的现象性本质及其研究主旨》,立足文化遗产研究本身,通过梳理文化遗产研究主旨从历史性、建筑性向文化性保护转向的演进脉络,阐述了对“文化遗产是特定族群建构于具体时空中的文化现象”这一本质的认知。提出文化遗产的研究主旨为对文化现象的综合性解释,应以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学和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框架作为支撑,探索区域史视野下文化现象类型学分野体系的演进脉络建构,以及景观志视野下对地方文化的解析。
在现有的遗产类型中,声景观遗产是一类新型文化遗产。郑军老师的《浅析中国声景观遗产》,以其多年的遗产研究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对主要依凭于古典园林的中国古代声景观遗产娓娓道来,从其文化渊源到营造目的、到类型与构成要素,再到设计策略与营造方法,虽曰“浅析”,实则细致梳理了中国古代声景观的独特遗产面貌,为我国声景观遗产的综合性研究和保护奠定了基础。
本期的《理论与历史》栏目以历史研究为主。
如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失落的“高直+横漪”之路——从上海城市核心场域的变迁看老城厢历史地标群的再生》一文中,朱宇晖博士通过对源自城隍庙西园湖心亭场域的“高直+横漪”形态逻辑发展、演变的描述,为读者呈现了他眼中上海城市地标与核心场域从自主发育到成熟之境的历史变迁,以及这种集体无意识般的动态风貌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趋向与精神力量。冀望以“历史层理”与“风貌叠映”的理念,在城市更新中以老城厢为核心场域延续这一形态逻辑,完善上海城市的风貌拼图与历史表述,推动老城厢以更生动有机的姿态,融入今日的城市发展更新轨迹。与蔡永洁教授传承城市空间特征的老城厢改造探索性实验的理想,虽介入视角不同但在更新理念上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