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ge > Issues > Content

2023/03(No.31)


编者的话


本期研究聚焦城乡演进中的历史环境保护与传承。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城乡空间与环境的变迁,何为传统,何谓故乡,如何在城乡演进的更替中留下时代印记,不让故乡变他乡,一直是摆在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褚子婧、沈旸、俞海洋、申童以《历史与城市“事件”的记忆复刻——嘉兴老火车站再现的意义及途径》一文,讨论建筑与城市之间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以及嘉兴老火车站原位重建在城市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为当下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如何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


何卓书、涂若翔在《广州现代庭园建筑的价值与挑战——基于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讨论》中,从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中选择了8处现代庭园建筑,全面评估这一复杂类型遗产的核心价值要素,并对其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寻求保护现代庭园建筑的策略方向。


周啸林以《傍水而生与迭代而成——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认知的常州城市形态特质与演变》为题,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分析了常州建城以来千年的城市形态演变过程,揭示城河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常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保护提供依据。


陶金、李庚、肖大威、陈由佳、黄家平的《华南东江流域乡村建筑遗产保护:困境与出路》一文,从数量、特征、保护现状等多个方面对保护级别较低和未列入保护名录的乡村遗产进行研究,提出拓展遗产名录,增加“乡村历史建筑片区”保护层级,优化宅基地制度等改善路径与建议。


在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中,李浈、张之秋以《粤尺辨——时空维度下粤地乡土营造尺的流布与探析》探讨广东地区营造用尺的尺长范围及分布规律,将其划分为粤地闽尺、粤地赣尺、粤尺三大尺簇,并对其源流及分布演化进行了考证与解读。潘逸炜、闫爱宾的《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空间叙事与圣地实践》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普陀山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从空间层面为中国传统圣地实践、佛教本土化等领域提供个案研究思路。王方宁、丁煜、刘杰《文昌华侨住宅空间的现代化演变研究》从住宅空间演变的视角出发,对50余处文昌华侨住宅的空间组织和建筑形式进行分析,揭示其现代化演变路径。喻梦哲、张陆的《“假歇山”概念溯源及其类型浅析》尝试细分古建筑中“假歇山”的类型,通过比对它与官式做法的设计逻辑与空间组织,探析其“假作”的原因及其发展脉络,深化对传统营造中“结构-空间单元”互动关系的认识。


本期图说《羊肠坂中路,巍巍脊上屋——晋东南风土营造》(作者顾心怡、刘雨婷),是对以上党高地为中心的晋东南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建筑文化的解读,众多宋元时期的庙宇、戏台,以及散落在古道上的集镇、村落,是中国大地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的三个案例解析,展现了从大尺度到小细节讨论遗产保护的不同维度。宋晋、田彦国、张玉坤以《基于可视性分析的遗址分布特征与保护策略——以夏家店下层文化架子山遗址群为例》一文,从可视性角度出发,在可视域和通视性两个方面对遗址群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解读,在分析遗址群文化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为史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薛志坚、火家慧、郑期栋的《拙政园见山楼明瓦窗修复的实践与思考》,聚焦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特色窗户明瓦窗的制作技艺,以拙政园见山楼明瓦窗的修复实践为园林类文化遗产中同类构件的修复提供技术借鉴。李艳红、杜骞、曹永康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外墙装饰水刷石研究——以上海张园石库门建筑群为例》,从多学科视角出发研究水刷石的材料与制作工艺,所得结论可为水刷石的保护修缮提供科学依据。


本期的访谈和书评,都关注了何为传统,以及如何延续传统的话题。沈祺、刘紫薇从使用者、本地匠艺与侗族生活化延续的视角对“状况实验室”建筑师彼得•费雷托所作的访谈,展示了一个建筑师如何在不熟悉当地文化的情况下获得当地人认可和配合的过程,其操作模式和认知,对传统建筑的当代解读和活化利用具有启发意义。书评是在奈扎•阿尔萨耶《建成环境中的传统:“真实”、超真和拟真》一书的译者黄华青和梁宇舒,就中文版翻译,邀请原作者与何培斌、李晓东、阮昕三位深耕传统与遗产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组织的圆桌讨论记录基础上整理提炼而成的。围绕书中有关“传统”概念的广阔议题,尤其是传统与乡土,传统与现代性,对重塑中国语境下的“传统”及其实践具有现实的启发。


本期同时发布了第四届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结果,及对建成遗产本体及其保护研究、建成遗产保护利用及更新设计、建成环境修整三个主题的三个特等奖作业评语,综述由组织者同济大学张鹏教授完成。


本期责任编辑:刘雨婷


Content

Address

Science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reet, Beijing

Room 701, C Build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1239 Siping Road, Shanghai

Copyright @ 2018 Architectural heritage journal website 沪ICP备08004455号  Power by:www.30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