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期《建筑遗产》学刊中的研究专题为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我们邀请了冯江教授担任这一专题的客座主编。冯老师在导言中对这一专题做了说明。
《研究聚焦》栏目收录了4篇文章。冯江、谢中慧、黄丽丹撰文研究明清时期在广州地区出现的“里”,通过代表性案例分析了“里”的基本范型、特征、空间组织机制及其与地籍、户籍的关系。徐粤、林国靖尝试将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分为广府、四邑、高阳—吴化—钦廉和邕浔—勾漏4个片区,结合方言分区,从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结构类型、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等方面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指出不同民系“客占山、粤溯河、闽沿海”的特征。潘莹、段佳卉、施瑛在文中运用地理遥感、GIS数据统计技术分析了广府、潮汕、客家这3个广东汉民系的传统聚落在选址、景观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结合对中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和对工匠的口述史记录,刘军瑞、王斌、莫理生撰文对中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及分布状况、营造方式、营造术语、营造技术、营造习俗等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理论与历史》栏目中,肖旻的文章通过对民居研究存在从中心地典型建筑现象到边缘区域建筑现象的研究发展与转向,以及两篇与“屋式”有关的文献的解读,对当代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广府民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反思。梁以华、郑红的文章分析了香港“唐楼”这一特殊的居住建筑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其遗产价值在于岭南建筑特征、生活方式与西方建筑法规融合的设计理念,文章选择了几个案例,指出如何体现当年的理念是唐楼活化利用的重点。曹劲撰文分析了线性文化遗产南粤西京古道梯云岭和猴子岭路段的历史、文物构成及遗产价值,强调在今天的保护规划和利用中应采取适度原则,维护古道与山野环境完整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蒲泽轩、冯玉婵的文章研究了中山地区近代的两次并未完全实现的城市建设——“香洲埠”和“中山港”,分析比较了两次试验在背景、主体、规划、建筑遗存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这两次建设事件对中山城市历史和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
在《案例解析》栏目中收录了三篇文章。蒲仪军撰文介绍了建筑师彼得·海吉克(Petr Hájek)在布拉格市莱特拉水塔保护再生案例中的设计思路,认为该案例在注重建筑遗产真实性、改造设计的可逆性等问题的同时,也体现了捷克设计的特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涤宇分析了URBANUS都市实践王辉主持的西侯度遗址圣火广场的设计思路:从修补文化地景和整合自然地景要素入手,建立项目新增功能空间与遗址地环境及其保护的关系。袁烨、张子岳的文章从不同设计阶段的结构与形式、平面与空间的调整,分析探讨了金贝尔美术馆屋顶的筒壳结构,指出对设计过程的客观解读对认识这一现代建筑遗产和将来可能面对的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时评》栏目,潘玥撰文指出从恩宁路永庆坊案例可以看出历史环境保护理念的发展,并提出以“历史性的”与“历史中的”的角度来反思历史街区的延续与保护问题;杨文君、吴简池对广州近年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评审制度的实施情况和问题做了反思。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詹姆斯·沃菲尔德先生不幸于2019年1月辞世,为了纪念沃菲尔德先生和他为本刊所做的学术贡献,本刊将在《遗产图说》栏目中继续完成由他创办的极富特色且备受欢迎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专栏。在本期中,刘刚通过图文展现了上海近代里弄中不同居住模式的共生与衍生,以及一种建筑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交织。
衷心感谢客座主编冯江教授为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专题的策划和组稿所做的大量工作!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春
粤语也称广东话,有趣的是,广东省内许多地方并不讲粤语,而讲粤语的地方又远不止广东一省。地理线索 是语言传播的纽带,使用粤语的人群在两广地区主要沿江分布,与客家人居山、潮汕人靠海相映成趣,江山、山海、 江海相接处的人常常熟稔双语。岭南在历史上是远离政治中心的边陲,近世因海洋之赐而变成接触外来影响的前沿, 而粤语方言区是边陲和前沿的中心,全球、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微妙关系冶炼了这里的社会、技术与文化。粤语是 珠江所孕育的广府文化的载体,由江达海,远涉重洋,成为全球约 1.2 亿人使用的语言。
正如粤语融合了中原雅言、岭南古越语和部分外来语,粤语方言区的建筑也受到八面来风的吹拂。保存至今 的大量风土建筑既体现了植根原乡的地域适应性(起于穷巷之间),也因王朝统治和移民等原因保留了较多中原古 制(起于青苹之末),来自印度、南洋、阿拉伯、欧洲和北美的多源影响亦都留下了踪迹,建筑上出现了复杂的双 语(官方—民间、土—客、本土—域外、传统—现代等)甚至多语融通与互鉴的现象。不同的建筑来源在形制、 技术上彼此有别,又相互渗透和协作。
建筑受地理、语言和社会的影响,也反过来加入了地景、语言和社会的构建。明代以降,粤地庶民宗族发达, 以核心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宗祠主导格局的宗族村落满布乡野。粤人尚巫鬼,可谓神佛漫天、祠宇遍地。由于民 间社会组织程度高且传承至今,粤语方言区的风土聚落大多形态规则且建筑密度很高,建筑与聚落表现出较强的 同构特征。
粤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和建成遗产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学术田野,龙庆忠、陆元鼎、吴庆洲等先生分别从地域、 民系、文化等角度进行的研究与言说已经形成了明丽的学术景观,历史人类学领域的华南研究也对今日的建筑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本专题中的历史研究论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新思考与新探索。近年来在粤语方言区开展的 遗产保护实践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本次专题文章中增加了对保护案例和遗产管理政策的讨论,力求达成 历史研究与建成遗产实践的同时观照,以飨读者。
冯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640)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