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19 > 正文

2019年第2期(总第14期)

2019年第2期《建筑遗产》学刊中的研究专题为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我们邀请了冯江教授担任这一专题的客座主编。冯老师在导言中对这一专题做了说明。

《研究聚焦》栏目收录了4篇文章。冯江、谢中慧、黄丽丹撰文研究明清时期在广州地区出现的“里”,通过代表性案例分析了“里”的基本范型、特征、空间组织机制及其与地籍、户籍的关系。徐粤、林国靖尝试将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分为广府、四邑、高阳—吴化—钦廉和邕浔—勾漏4个片区,结合方言分区,从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结构类型、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等方面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指出不同民系“客占山、粤溯河、闽沿海”的特征。潘莹、段佳卉、施瑛在文中运用地理遥感、GIS数据统计技术分析了广府、潮汕、客家这3个广东汉民系的传统聚落在选址、景观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结合对中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和对工匠的口述史记录,刘军瑞、王斌、莫理生撰文对中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及分布状况、营造方式、营造术语、营造技术、营造习俗等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理论与历史》栏目中,肖旻的文章通过对民居研究存在从中心地典型建筑现象到边缘区域建筑现象的研究发展与转向,以及两篇与“屋式”有关的文献的解读,对当代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广府民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反思。梁以华、郑红的文章分析了香港“唐楼”这一特殊的居住建筑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其遗产价值在于岭南建筑特征、生活方式与西方建筑法规融合的设计理念,文章选择了几个案例,指出如何体现当年的理念是唐楼活化利用的重点。曹劲撰文分析了线性文化遗产南粤西京古道梯云岭和猴子岭路段的历史、文物构成及遗产价值,强调在今天的保护规划和利用中应采取适度原则,维护古道与山野环境完整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蒲泽轩、冯玉婵的文章研究了中山地区近代的两次并未完全实现的城市建设——“香洲埠”和“中山港”,分析比较了两次试验在背景、主体、规划、建筑遗存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这两次建设事件对中山城市历史和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

在《案例解析》栏目中收录了三篇文章。蒲仪军撰文介绍了建筑师彼得·海吉克(Petr Hájek)在布拉格市莱特拉水塔保护再生案例中的设计思路,认为该案例在注重建筑遗产真实性、改造设计的可逆性等问题的同时,也体现了捷克设计的特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涤宇分析了URBANUS都市实践王辉主持的西侯度遗址圣火广场的设计思路:从修补文化地景和整合自然地景要素入手,建立项目新增功能空间与遗址地环境及其保护的关系。袁烨、张子岳的文章从不同设计阶段的结构与形式、平面与空间的调整,分析探讨了金贝尔美术馆屋顶的筒壳结构,指出对设计过程的客观解读对认识这一现代建筑遗产和将来可能面对的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时评》栏目,潘玥撰文指出从恩宁路永庆坊案例可以看出历史环境保护理念的发展,并提出以“历史性的”与“历史中的”的角度来反思历史街区的延续与保护问题;杨文君、吴简池对广州近年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评审制度的实施情况和问题做了反思。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詹姆斯·沃菲尔德先生不幸于2019年1月辞世,为了纪念沃菲尔德先生和他为本刊所做的学术贡献,本刊将在《遗产图说》栏目中继续完成由他创办的极富特色且备受欢迎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专栏。在本期中,刘刚通过图文展现了上海近代里弄中不同居住模式的共生与衍生,以及一种建筑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交织。


衷心感谢客座主编冯江教授为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专题的策划和组稿所做的大量工作!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春


粤语也称广东话,有趣的是,广东省内许多地方并不讲粤语,而讲粤语的地方又远不止广东一省。地理线索 是语言传播的纽带,使用粤语的人群在两广地区主要沿江分布,与客家人居山、潮汕人靠海相映成趣,江山、山海、 江海相接处的人常常熟稔双语。岭南在历史上是远离政治中心的边陲,近世因海洋之赐而变成接触外来影响的前沿, 而粤语方言区是边陲和前沿的中心,全球、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微妙关系冶炼了这里的社会、技术与文化。粤语是 珠江所孕育的广府文化的载体,由江达海,远涉重洋,成为全球约 1.2 亿人使用的语言。

正如粤语融合了中原雅言、岭南古越语和部分外来语,粤语方言区的建筑也受到八面来风的吹拂。保存至今 的大量风土建筑既体现了植根原乡的地域适应性(起于穷巷之间),也因王朝统治和移民等原因保留了较多中原古 制(起于青苹之末),来自印度、南洋、阿拉伯、欧洲和北美的多源影响亦都留下了踪迹,建筑上出现了复杂的双 语(官方—民间、土—客、本土—域外、传统—现代等)甚至多语融通与互鉴的现象。不同的建筑来源在形制、 技术上彼此有别,又相互渗透和协作。

建筑受地理、语言和社会的影响,也反过来加入了地景、语言和社会的构建。明代以降,粤地庶民宗族发达, 以核心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宗祠主导格局的宗族村落满布乡野。粤人尚巫鬼,可谓神佛漫天、祠宇遍地。由于民 间社会组织程度高且传承至今,粤语方言区的风土聚落大多形态规则且建筑密度很高,建筑与聚落表现出较强的 同构特征。

粤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和建成遗产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学术田野,龙庆忠、陆元鼎、吴庆洲等先生分别从地域、 民系、文化等角度进行的研究与言说已经形成了明丽的学术景观,历史人类学领域的华南研究也对今日的建筑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本专题中的历史研究论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新思考与新探索。近年来在粤语方言区开展的 遗产保护实践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本次专题文章中增加了对保护案例和遗产管理政策的讨论,力求达成 历史研究与建成遗产实践的同时观照,以飨读者。


冯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640)教授


本期内容

    研究聚焦 Special Focus

  • 明清广州府的“里” 冯江 谢中慧 黄丽丹
    X

    摘要:明清时期的广州府出现了大量以“里”命名的居住单元,其中不少保存至今且被列入各类法定遗产,与上海等地兴起于近代的里弄、里分不同,它们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邻里单位。文章撷取广州府城镇和村落中的代表性实例:南海县佛山镇东华里、番禺县沙湾乡的“一居三坊十三里”和顺德县大良堡华盖里,通过类型—形态分析,讨论明清广州府不同层级“里”的基本范型、特征和空间组织机制,通过地籍与户籍的关系来探讨“里”与...

  • 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分类与基质研究 徐粤 林国靖
    X

    文章梳理了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了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和周边建筑谱系的整体关系及跨国的影响。并以方言分区为参考,结合风土建筑的基质特征、文化地理、历史行政边界等因素,尝试将粤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划分为广府、四邑、高阳—吴化—钦廉和邕浔—勾漏四个片区。并从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结构类型、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这五个基质方面对各片区进行了详细解析。探明了谱系的划分呈现出“客占山,粤溯河,闽沿海”的趋势,在三者的共同影响下,粤语方言区风土聚落和建筑在各个片区呈现出各自独特的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关键词:粤语方言区; 风土建筑谱系; 聚落;建筑;基质特征; 分类研究

  • 环境选择视角下的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与景观格局分析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X

    ​摘要:人类迁徙过程中,会尽可能选择与原居住地相似并且较优质的生存环境进行繁衍生息。结合广东三大汉民系——广府、潮汕和客家的迁徙与形成历史,广府民系的顺水迁徙,潮汕民系的沿海迁徙和客家民系的循山迁徙。文章运用了遥感信息提取、GIS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的选址和景观格局进行量化与统计分析。文章研究其聚落选址的特点以及受此影响形成的不同聚落景观格局,分别从宏观层次的聚落地形特征、规模和密度,中观层次的用地格局、农田肌理、居住地布局方式和微观层次的建筑形制、材料选择、装饰做法,分析广东汉民系聚落景观格局的差异和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环境选择;汉民系传统聚落;聚落分布;聚落景观格局;广东地区

  • 广东中山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初探 刘军瑞 王斌 莫理生
    X

    ​文章综合中山市的地理、方言、民系和行政区划等因素,推测其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分区及其对应的建筑营造方式;通过选择样本进行实地测绘和调研,并与工匠口述的营造方法进行比较,得出该地区传统民居可归纳为3种原型:两墙一房、三墙两房和四墙三房,以及8种衍生型。文章对当地工匠口头使用的营造术语进行了分类梳理;在营造技术方面对营造尺、尺度控制、砖作、瓦作、小木作等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后高和后长、破中禁忌、祭祖空间、数字禁忌等营造习俗做了整理。通过上述调研,初步明确了中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及其分布状况,尝试搭建其营造技术和营造习俗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结果可供中山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项目参考,也为后续对当地宗祠和碉楼的研究积累了材料。 关键词:中山传统民居;营造术语;类型;营造技艺;营造习俗

    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 穿越的思索:广府民居研究笔记 肖旻
    X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在内容上从住宅类型到乡村公共建筑、聚落层面的推进,在方向上从官式建筑研究到地方性乡土建筑研究的拓展,指出这一变化体现了一种从中心性议题到边缘的扩展。文章进而认为,借鉴了方言地理学方法的传统民居区划研究,存在一个从中心地典型建筑现象的研究扩展到边缘区域建筑现象的的研究进程。文章以广府民居研究为例,借助两篇关于“屋式”的地方历史文献的解读,对探索一种更贴近历史主体的地方性知识所需要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文章通过对单体与整体、形态与观念、形式与材料、广府与华南等系列话题的分析,指出现有理论话语在区划研究中的局限性,提出以问题线索为主导的专题性研究策略。 关键词:民居;方言;广府;地方性;屋式
  • 楼情:香港20世纪初唐楼建筑研究及其活化利用设计 梁以华 郑红
    X
    摘要:19世纪末,大量岭南人涌入香港,建造了具有岭南民居特征的居住建筑,随着强烈的人口及经济压力,迅速演变成密集而简陋的住宿环境。1894年香港密集的华人劳工住区爆发鼠疫,该事件推动香港当局在1903年颁布了第一套《建筑物及公共卫生条例》,一方面从英国引入当时最先进的结构、防火及卫生设计理念,另一方面巧妙地融合岭南传统民居的营造技术和生活模式,逐渐发展形成一种20世纪初香港特有的居住建筑模式——唐楼。今天,唐楼作为具备遗产价值的历史建筑已获得香港市民及专业界认同,并需要予以保护。文章选用几则较为成功的唐楼保护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具有创意的空间设计、细致的材料运用和大胆的技术改进,使唐楼适合现代的社区生活或商业用途,同时展示独特的中西交融的民居建筑特色。文章指出,唐楼作为一种历史建筑,其保护重点不应仅仅是如何恢复唐楼的视觉特征,而是如何体现当年的设计理念,以及 20 世纪初岭南民居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香港;唐楼; 活化再利用; 岭南民居; 中西交融; 现代建筑结构及卫生标准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西京古道的遗产价值和保护利用研究 曹劲
    X
    摘要:历史悠久的西京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道。尚存于广东韶关乳源的西京古道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章对古道历史和文物构成做了简要梳理,并对这一文化线路遗产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作出提炼和阐释;进而提出对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应注重其与山野环境的完整性,采取适度原则,实施最小干预,恢复“石阶除道”的民俗,保证古驿道的日常修葺及维护,在保护与展示之间取得平衡,让古道与城乡生活紧密连接。 关键词:乳源;西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遗产价值;保护;利用
  • 香洲埠与中山港——兼论历史事件影响下的乡土建成遗产保护问题 蒲泽轩 冯玉婵
    X
    摘要:毗邻港澳的香山地区自近代以来便得西方风气之先。凭借地理位置的便利性,香山南部临近澳门的地区曾出现过两次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尝试,分别是1908年在清政府鼓励下由华侨实业家王诜、伍于政等人集股投资的“香洲埠”,和1929年由国民党元老唐绍仪继承总理遗志在中山模范县基础上设置的“中山港”。文章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结合两地的历史地理和建筑遗存信息,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对比在国运式微、政局剧变的短短20多年间这两次背景、主体、方式不同,但区位、目的、结局相似的现代化尝试。虽然它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均为寄托国家未来发展期望的极有价值的现代化探索,因此都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如今,香洲埠已成现代化城区,中山港所在的唐家村仍是乡土村落,如何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此类遗产,也是文章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香洲埠;中山港;现代化;乡土建成遗产保护

    案例解析 Project Analysis

  • 当遗产成为日常——布拉格莱特拉水塔的保护再生设计 蒲仪军
    X
    摘要:文章以捷克首都布拉格市莱特拉水塔的保护再生设计为研究案例,首先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布拉格以及建于近代的莱特拉水塔百余年来的历史变迁做了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对莱特拉水塔2018年完成的保护再生设计从空间、功能、细部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再生设计之后,水塔及附属建筑继续作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师彼得 · 海吉克对保留和改建的部分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文章讨论了建筑师在这个历史建筑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项目中的创作思路,并据此对保护设计中,关于建筑遗产的价值判断、真实性原则以及改造设计的可逆性、功能转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布拉格;莱特拉水塔;再生设计;真实性;可逆性;彼得 · 海吉克
  • 遗址地周边文化地景的修补与要素整合——西侯度圣火广场设计述评 刘涤宇
    X
    摘要:文章通过对西侯度圣火广场项目用地及周边环境的分析,认为项目用地属于遗址地周边文化地景的一部分,其周边文化地景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直接决定项目用地性质的考古点和有价值的考古地层、用地的黄土丘陵地貌,以及其他与项目用地存在直接联系的地景要素。在这样的条件下,圣火广场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策略是对文化地景的修补和对地景要素的整合。在讨论了圣火广场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思路之后,文章得出结论:广场设计“人的尺度”与周边自然尺度的呼应是文化地景成功修补的要点所在,对周边各种地景要素的整合则塑造了其作为场所的特质。 关键词:西侯度遗址;圣火广场;文化地景;修补;要素整合
  • “拱顶”的遗产——始于金贝尔美术馆结构的解析 袁烨 张子岳
    X
    摘要:文章始于对金贝尔美术馆屋顶筒壳结构的解读,梳理了结构与形式、平面和空间的设计线索,并重新思考其作为经典案例的解读路径。文章认为对于现代建筑遗产的研究与思考应更多地回归到设计的过程中,而非只建立在感性的认知及单线索的解读基础上。金贝尔美术馆之所以最终能成为路易斯 · 康的代表作之一和现代建筑史中的经典,正是由于它在设计过程中整合了各个建筑要素,平衡了多方参与者的意见。康作为建筑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设计进程中始终把握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持续的推演。 关键词:路易斯 · 康;金贝尔美术馆;拱顶;筒壳结构

    时评

  • “历史性的”与“历史中的”——对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延续与... 潘玥
    X
    文章聚焦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的改造案例,综合分析和反思了业内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理念成熟度,并为恩宁路后续二期改造的适度介入和保护性干预给出了初步的参考意见。文章首先对恩宁路历史沿革、保护规划编制历程,永庆坊社区微改造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照一期改造与保护规划文本指出一期改造的不足,分析得出保护规划中显示的恩宁路后续二期改造难点。进一步结合《瓦莱塔原则》及理论关联域中涉及风土建筑群的处置方式和立场,指出已有理论成果对于恩宁路二期改造的启示。最终以“历史性的”与“历史中的”角度对如何看待恩宁路历史街区延续与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和思考,指出中国具有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的权宜方式,顺应和激发当地社群中的道德准则是一项真正能够实现持续性干预的保护手段。 关键词:历史街区;恩宁路;瓦莱塔原则;历史性的;历史中的
  • “文评”制度的广州实践与反思 杨文君 吴简池
    X
    2013年,广州市开始推行在规划建设项目开发前开展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评审的“文评”制度。文章回溯了广州市“文评”制度的发端,结合广州与“文评”有关的实践,从兼顾遗产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文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工作内容、社会观念、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现状,认为“文评”制度只有不断自我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未来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遗产影响评估”工具的优点,从相对静态的、程序化的“文化遗产普查与评审”走向更加动态的、参与式的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关键词:文评;广州;历史环境;保护制度;遗产影响评估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