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19 > 正文

2019年第1期(总第13期)

中国乡土(风土)建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受诸如宗教、礼俗、风水等特定的历史文化影响至深,如果不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福建又是一个奇特的地方:交通闭塞、方言复杂、文化多元、工匠体系各成流派。我研究福建传统建筑与文化30多年,得出了从民系出发,以“语言-民系-建筑类型”的演变过程为入手点,来研究福建及其周边地区建筑类型的学术思路,提出了福建乡土建筑为“闽海系”与“客家系”并存的格局这一学术观念。其中,“闽海系”的又可细分为“闽南支系”“莆仙支系”“闽东支系”“闽北支系”“闽中支系”以及延伸到粤东的“潮汕支系”,而“客家系”在福建只有“闽西客家”这一分支。在此学术思路指导下,形成了对福建乡土建筑的一种独特的研究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省份的乡土建筑研究。
本期的《研究聚焦》栏目收录了5篇文章,周易知《闽系核心区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其分布、演变规律》是呼应我关于福建民系划分的一篇重要文章,作为本期福建风土建筑研究的开篇之作倒是十分契合。另外四篇文章分别对应“闽海系”乡土建筑的4个支系,包括张玉瑜《福建土堡营造中的模数化与标准化》(闽中支系),蔡宣皓《闽东大厝的建筑术语体系与空间观念研究》(闽东支系),成丽、顾煌杰《闽南沿海传统民居平面尺度规律研究》(闽南支系)及徐粤《广东潮汕及客家风土聚落的同构性研究》(潮汕支系)。4篇文章分别分析对应支系的营造体系、建筑术语、平面尺度或空间观念等,探讨乡土建筑特定的内在逻辑,并总结其规律性的经验。
《理论与历史》栏目中有两篇研究福建客家系的文章,李筱茜、黄婧琳探索了闽西客家楼阁建筑土木合构的独特建构形式,欧玄子以闽西“九厅十八井”建筑的大木作建造技艺为例做了社会人类学的分析。另一篇魏峰、郭焕宇的文章则用建筑美学的视角谈厦门(闽南支系)侨乡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文化特点。
《案例解析》栏目里,齐晓瑾《场所与纪念性——理解一座福建神祠》和唐黎洲、李浈《转译与移植——福建元坑真神堂的神圣原型与现实拼贴》讲了两个福建乡土神圣场所的故事,无论是当地的民间信仰还是外来宗教,其在与当地乡土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发生各种变迁,对这种变迁的考察有助于对乡土建筑乃至乡土社会的进一步理解。最后,丁昶等人的《宁德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及保护发展研究——以屏南县康里村为例》以福建屏南一个小村落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以壁画为主题。刚刚得到詹姆斯·沃菲尔德教授逝世的消息,本期应该是他自己写的最后一篇了,谨在此也表达了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戴志坚
本期客座主编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
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本期聚焦闽系风土建筑,并特邀在这个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戴志坚教授担任客座主编,希望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使对闽系风土建筑的研究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契机。无论是对闽系核心区风土建筑分布和流变的进一步细分(周易知),还是探讨闽系不同地域风土建筑的尺度规律(张玉瑜、成丽/顾煌杰),以及对民间建筑术语系统的深入辨析和思考(蔡宣皓),都与本期的整体思路密切相关。本期也关注了闽语方言区向广东延伸的潮汕地区(徐粤),与闽系关系有待进一步辨析的客家风土建筑(徐粤、李筱茜/黄婧琳、欧玄子),近代外来建筑要素在闽语方言区的输入与传播、涵化(魏峰、唐黎洲/李浈)。同时,从社会史角度对承载民间信仰的神祠在闽南传统聚落中意义的解析(齐晓瑾)和以人类学视角思考当今大木匠师的工作与其所在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欧玄子)都进入了本期的学术视野。当然,闽系风土聚落的保护策略(丁昶/万梦琪/王栋)也是本期的题中应有之意。
在刊登詹姆斯·沃菲尔德(James Warfield)教授亲自撰写的最后一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并对他的逝世表示由衷哀悼之余,本期的《访谈》栏目也增加了一篇牛燕芳博士和刘东洋(城市笔记人)老师的对谈,对谈中将已成为世界遗产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早期建筑带回到那个开始设计或刚刚投入使用的年代,进行场景还原,并以此为契机探讨他和他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意义。
本期责任编辑 刘涤宇
2019.2.5


本期内容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