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18 > 正文

2018年第2期(总第10期)

本期《研究聚焦》栏目中,徐怡涛着重探讨了作为建筑遗产保护根基的建筑考古学问题。建筑考古学是建筑史学与考古学两大学科的交叉领域,在此领域,老一代学者杨鸿勋曾致力于考古遗址的建筑复原工作,徐怡涛则用基于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在相关地区的建筑形制分期研究基础上,通过解析待鉴定建筑的原构和非原构形制,框定其始建年代区间和各次修缮年代区间,揭示建筑的层累关系。这种精确断代方法已经获得了很多成果,在未来也有进一步推广和扩展的潜力。
《研究聚焦》栏目的另一篇文章关注今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日本京都古城如何在二战中幸存的问题。左拉拉通过查阅美国政府和军事部门的档案,揭示了美国最终选择保存京都古城的决策过程,并考证了一些传言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本期《理论与历史》栏目关注清代宫苑建筑。清代宫苑建筑不仅至今有很多实物存留,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关于其建造决策、营造过程和使用变迁的大量档案记载。额尔德木图等四位作者聚焦于圆明园含经堂前的蒙古包,并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考察蒙古包建筑在北方草原之外地区的发展演变,以及清代与蒙藏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对此的影响。王欢详细解读了清代留存的各种宫苑匠作则例中的装修样式。荣幸等三位作者以故宫景福宫为例,详细调查了其现存清末内檐装修的情况,并尝试推测了其在乾隆年间的内檐装修形式。对清代宫苑留存的各种文献材料的深入挖掘是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
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关注世界各地的传统军事防御设施,包括城墙、堡垒等,强调其形式的力量感和作为权力象征的标志性。
在《案例解析》栏目中,潘一婷通过对意大利马扎拉的圣方济各修道院抗震修复工程的解析,关注1980-90年代抗震思想转变,讨论抗震立法和技术变迁对震后历史建筑保护的影响,并涉及到近几十年意大利的经济形势对遗产保护的影响。张琳与戴代新通过安徽省六安市境内的一个新城规划案例,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上的皖江流域圩田景观进行空间再生的可能性。李阿琳详细分析了大栅栏地区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的两次失败试验的案例,认为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空间问题,而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目前面临着空间、认知、组织和制度上的四大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在实践上能够有效推进的前提。陈琳等四人的文章讨论了木结构无损与微损检测技术在宁波保国寺这个始建于北宋的千年木构遗产上应用的尝试,可以为今后的木质建筑遗产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本期内容

    研究聚焦 Special Focus

  • 001试论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学术根基的建筑考古学 徐怡涛
    X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遗产本质的分析指出,建筑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判断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而判断建筑遗产历史价值最基本的学术工具是建筑考古学。文章从研究对象及学科目标等角度,分析了建筑考古学、考古学和建筑史学的关系,由此对建筑考古学进行定位,并明确其当前主要研究任务。最后,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的建筑考古学学科发展概况,并以山西的万荣稷王庙大殿和长子韩坊尧王庙大殿为例,介绍了建筑考古学的研究实践,论证了经过历史检验的建筑考古学形制断代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以及在年代研究精细化之后,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及史料价值所能出现的巨大改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研究潜能。 关键词:建筑考古;建筑史;遗产保护

  • 007世界遗产京都二战幸存考 左拉拉
    X

    摘要:京都作为日本重要的历史城市,在二战期间躲过美军轰炸的传奇一直引发着各种猜想。文章试图借助相关档案史料以及战后史学研究的成果,厘清京都在二战前后的命运及其对美日关系和日本社会的影响。文章首先考察京都在二战中被“战略性保存”的经过,重点阐述京都因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从军事目标转变为文化目标的过程;接下来梳理美国罗伯茨委员会在战争期间对日本文物与古迹的调查和整理,以及委员会的工作与军事行动的关系;最后通过追溯“华纳传说”在日本流传的源头,论证战争期间对京都的“战略性保存”在战后继续扮演着协调美日关系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京都;二战;战略性保存;亨利·史汀生;兰登·华纳

    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 014清代宫苑中的穹庐——圆明园含经堂蒙古包研究 额尔德木图 张鹏举 白丽燕 扎拉根巴雅尔
    X
    摘要:清宫蒙古包是清代宫廷建筑的一种独特类型,且在蒙古包建筑史上的地位显著,被认为是蒙古包建筑的最高典范之一。清宫蒙古包主要搭建于京师各宫苑及热河行宫。文章就乾隆年间在圆明园含经堂南广场曾搭建的包括梅花式蒙古包在内的多种可能的蒙古包类型进行探讨,试图填补清宫蒙古包研究中的一个空缺。 关键词:圆明园;含经堂;蒙古包基址;梅花式蒙古包;华盖蒙古包;四方蒙古包
  • 020清代宫苑匠作则例中的建筑装修样式解读 王欢
    X
    摘要:对清代宫苑建筑来说,装修既满足了其功能要求,又使之更加美观。清代的宫苑匠作则例从工程角度为建筑装修提供了成规定例,并涵盖丰富的装修构件样式。文章通过梳理清代主要的宫苑匠作则例中的建筑装修部分,解读以木构件为主的装修样式做法,并进一步尝试分析宫苑则例中建筑装修样式的营造特征,指出匠作则例对于研究宫苑建筑营造的价值。 关键词:样式,装修,匠作则例,清代宫苑
  • 027故宫景福宫内檐装修研究 荣幸 何蓓洁 庄立新
    X
    摘要:景福宫位于故宫宁寿宫区东路,是一座三卷歇山周围廊式建筑,其内檐装修现状保存完好,基本体现了清晚期的内檐装修面貌。2015年5月,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全面测绘景福宫建筑组群时,对景福宫内檐装修进行了精细测绘,对其空间尺寸、形制做法、历史遗迹等做了全方位记录。文章整理该次调查结果,对景福宫内檐装修依次从罩槅、匾额、金属构件三方面进行说明,并结合对乾隆朝景福宫档案文献的梳理,对乾隆朝景福宫的内檐装修局部进行初步推测,希望此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切实可信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景福宫;内檐装修;罩槅;匾额;金属构件

    案例解析 Project Analysis

  • 053意大利建筑遗产抗震保护的挑战与思索——以马扎拉圣方济各修... 潘一婷
    X
    摘要:历史建筑的抗震修复,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文章以意大利西西里地区马扎拉市圣方济各修道院保护项目为例,通过研究保护项目档案和对工程师的访谈,记述了该保护项目的进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20世纪最后20年意大利抗震思想的转变,讨论抗震立法和技术变迁对震后历史建筑保护的影响;并进一步回顾了90年代以来意大利经济紧缩导致的相关抗震经济政策的变化,管窥意大利南部地区在特殊经济环境下应对文化遗产挑战背后包含的思考。 关键词:意大利;地震;抗震修复;文化遗产;马扎拉圣方济各修道院
  • 063皖江流域圩田文化景观的空间再生——以安徽舒城杭埠新城规划为例 张琳 戴代新
    X
    摘要:圩田是皖江流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是当地居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典型文化景观。圩田、堤坝、水网构成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SES),不仅是极具地域特征的风土景观,而且曾在历史上对圩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舒城杭埠新城规划为例,分析了圩田景观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价值,并提取其基本特征用于规划实践,通过圩田景观遗产中空间结构、空间模式和空间要素三者的再生,发挥其水资源灵活的时空调配、土地高效利用和与圩田共生的社区组团三者在现代新城建设中的意义,构建现代城市防洪涝生态安全格局,并塑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间,通过“古圩今用”,延续更新具有特色的圩田文化,更好地发挥圩田景观遗产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圩田,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空间再生
  • 070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的实践与反思——以北京大栅栏地段院落调... 李阿琳
    X
    摘要:2010年以后,将原住民留下来并让他们参与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了学界与政策的主流方向。文章以北京大栅栏这个居住型历史街区的院落调整为例,讨论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的政策在执行中的难点所在。院落调整尝试了以居民为主体和申请式改造这两种模式,但都以失败告终。我们从中看到了居民维护隐私和利益的空间划界行为,紧张冲突的邻里关系和院落生活的丧失,看到了社区居委会以“政绩”为中心并强调“面子”的行动逻辑,也看到了政府基层社区治理的资源、能力的短板,以及与居民之间的信任问题。实践表明,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空间问题,而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目前面临着空间、认知、组织和制度上的四大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在实践上能够有效推进的前提。 关键词:历史街区;院落调整;原住民;参与式保护
  • 078宁波保国寺大殿宋柱现状监测的无损与微损检测技术研究 陈琳 符映红 居发玲 戴仕炳
    X
    摘要:对木质建筑遗产本体进行有效监测,是确定保养维护乃至修缮的方案的前提。在对无损与微损检测技术进行可行性比较之后,检测人员选择超声波、木材阻抗、微波等检测方法,对宁波保国寺大殿宋柱进行现场勘察测量,一方面检测现有木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研究这些无损、微损技术的可靠性,为未来持续监测提供基础。检测及后续研究通过超声波波速对比以及对木柱内部腐朽空洞截面图的分析,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仅能定性判断的不足,实现对木柱内部半定量化的评估,检测结果作为此次保国寺大殿宋柱的监测记录,为未来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水分是影响木柱出现腐朽空洞的主要因素,检测团队采用微波检测技术,测量木柱不同深度的含水率,找出木柱的水分来源,为下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木柱含水率过高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文章对此次所应用的无损与微损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及可靠性分析,为今后的木质建筑遗产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宁波保国寺大殿;无损检测; 微损检测;微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木材阻抗检测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