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17 > 正文

2017年第4期(总第8期)

2017年年终将至,《建筑遗产》创刊两载共8期也即将出全。
本期《研究聚焦》栏目重点推出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乔瓦尼·卡尔博纳拉(Giovanni Carbonara)教授的《意大利对建筑遗产修缮的贡献》(朱光亚、杨天驰译)一文。类似于病体保全有赖于诊断和治疗,建筑遗产保护工程水准的高低,全仰赖于价值与状态评断的水平及修复技术的优劣。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意大利遗产保护界,历来把修缮的重要性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保存。该文原作者对“修复”(restoration)一词与其他和保护相关的词汇的关联与区别作了概念辨析,对修复中不可避免的存续矛盾也一一予以诠释。这些辨析与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整体、辩证的修缮方法论。
紧随其后,此栏目还刊登了费拉拉大学里卡尔多·达拉·内格拉(Riccardo Dalla Negra)教授关于修复理论及应用的教程纂要(田阳、李悦译),对我国高校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期该栏目以刘临安、单超的《中意世界遗产项目登录历程的回顾报告》收尾。意大利和中国目前在全球各国中拥有“世遗”的数量分别占第一和第二,文章对两国的“世遗”构成、分布及申遗进展作了扼要总结。
《历史与理论》栏目刊出了高长军和李翔宁合撰的《重建或再造——从德国馆到巴塞罗那馆》一文。重建已不复存在的历史纪念物,其价值和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在建筑界和文化遗产界一直争议不断。此文的两位作者认为,在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原馆和重建馆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原创者密斯·凡·德·罗的思想传承和重建设计者的理解感悟,因而遗产本体虽属重建,但遗产精神却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再现。同时,重建工作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用上,都带来了附加值。此栏目另一篇为陈迪佳的《拉维莱特圆厅城关——似是而非的‘类型’及其变迁》,该文对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师克劳德-尼古拉斯·勒杜(Claude-Nicolas Ledoux)这一杰作的类型来源、特征及流变作了历时性分析,从中可一窥启蒙运动后期建筑遗产中蕴含的似旧还新的现代萌芽。
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的主题是被视为生活标志的粮仓,这是乡村聚落中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作者对其古灵精怪的塑形和奇异的建造方式作了独到观察和简明解析。
《案例解析》栏目中,以汤诗旷博士论文里对《百苗图》整理与研读的内容为基础扩展而成的文章,通过图像分析,展现了苗寨的生活场景及其场所精神。另外,潘曦和姚轶峰合撰文章讨论了纳西族村落风土匠艺的若干问题。这些案例解析对拓展地域风土建筑的研究领域做出了新的尝试。钱晨和张婷的《当下视角的历史呈现——新华路倪宅改建的过程和启示》一文,虽属旧建筑适应性更新主题,但由于作者强调了该工程的历史维度,从而使问题讨论进入了建筑遗产的语境。
本期还选录了一篇孙政和曹永康合撰的关于无人机航测建筑遗产之精度评估的技术类论文。


本期内容

    研究聚焦 Special Focus

  • 001意大利对建筑遗产修缮的贡献 [意大利]乔瓦尼·卡尔博纳拉 / 朱光亚 杨天驰 译 / 杨慧 校 / 朱光亚 杨慧 译后记
    X

    编者按:文章原文发表于《建筑前沿研究》(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2年第1期,系作者根据几十年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的一系列文稿提炼汇总而成,先以意大利文写就,再由专家译为英文。本文系以英文稿为基础翻译而成。翻译过程中参考意大利原文,并结合校对人对作者本人的访谈,对英文稿某些不够确切之处做了调整。文后概要(synopsis)即原英文版摘要,文前摘要由编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写而成。原英译文中仅有参考文献,并无注释和插图,中译注释除特殊标明外,均为译者针对国人的需求添加。插图由译文校对者杨慧搜索并下载。译者朱光亚教授与校对者杨慧合作撰写了译后记,指出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推介本文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要:文章从6个方面提供了对意大利修缮工作的新一轮审视。由于修缮直接实施于本体,且伴随着引发错误与损伤的风险,因此也就伴随着一切必要的审慎。文章对修缮提出了新的定义,即:修缮意味着任何以保存和传承具有历史、艺术和环境意义之作品为目标而进行的操作,这些操作让作品易于解读,却不抹去时光留下的痕迹;修缮同时也是一种鉴别性的假设和不可调整的建议,使古迹原状免于被不可逆地改变。修缮的本质是历史和科技知识的完全融合。因此,将真正意义上的修缮项目与简单的加固项目作出区分并不自然。有鉴于此,文章强调研究方法论、研究项目和专业技能。作为修缮中方法整合原则的一部分,文章认为学科交叉是将古迹研究和保护必须的各种技能相互协调并充分结合的主要途径。总体上,修缮由三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建筑历史和修缮理论部分,勘察、分析、诊断和对材料与结构实施干预的技术部分,以及立法和监管部分。文章强调在修缮和古迹遗产的(公众)可及性之间的联系,并将修缮定义为一种具有历史评鉴性和技术科学性的文化行为。这一定义认为文化需要交流,且应向所有人无区别地开放。 关键词:修缮;跨学科性;古迹遗产;意大利

  • 016建筑修复课程:研究与设计 [意大利]里卡尔多·达拉·内格拉 / 田阳 李悦 译
    X

    摘要:建筑修复与建筑设计并没有本质区别,是不同情况下使建筑“完形化”的不同形式。因此建筑修复并非一门不需要理论批判的纯技术学科。本文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相关院校建筑修复课程中研究与设计的具体步骤,阐明了建筑修复课程如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历史研究、建造技术研究以及理论研究,到最终向建筑设计转化的完整过程,使得该课程成为培养年轻建筑师的关键性综合环节。而在真实案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研究能力与设计能力,就是在建筑学专业中开展修复课程的本质。 关键词:修复;培养建筑师;历史批判性;传统建造技术;空缺;填补整合;文本

  • 029中意世界遗产项目登录历程的回顾报告 刘临安 单超
    X

    摘要:截止至2017年7月31日,意大利与中国各自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分别为53项与52项,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历史上,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意大利分别为“丝绸之路”两端古老而伟大的文化中心,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举世公认,其丰厚的世界遗产是历史给予全人类的慷慨馈赠。虽然两国世界遗产的拥有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在世界遗产之路上的历程不尽相同。文章试图通过对中意两国世界遗产历程的纵向比较,分析两国世界遗产历程中的时段特征、构成类型、地理分布以及文化关联性,说明两国世界遗产历程的异同,以期加强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理解,加大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力度,促进中国在世界遗产大家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意大利;世界遗产;类型;分布;关联性;比较

    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 037重建或再造——从德国馆到巴塞罗那馆 高长军 李翔宁
    X
    摘要:密斯·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因为种种原因,原作存世仅6个月左右即遭拆除。而1986年,在巴塞罗那市政府的主持下,此馆得以于原址重建。文章对德国馆的重建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并着重结合建造本身,从多个方面对比了1929年德国馆和1986年巴塞罗那馆之间的异同,分析其逻辑和成因,并对重建德国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德国馆;巴塞罗那馆;重建;建构;吐根哈特别墅;克雷费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 052拉维莱特圆厅城关——似是而非的“类型”及其变迁 陈迪佳
    X
    摘要:拉维莱特圆厅城关是18世纪末巴黎城关项目中少数几个留存至今的建筑之一。作为建筑师克劳德-尼古拉斯 · 勒杜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它在位置、风格、形式、空间、功能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古典与现代、外形与功能、空间与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类型模糊和似是而非。本文试图通过对巴黎城关项目及拉维莱特圆厅城关建筑的详细分析,以及对此建筑经历历史变迁的考察,一窥18世纪末期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关键词:模糊性;现代性;类型;法国大革命

    案例解析 Project Analysis

  • 080《百苗图》中的清代苗寨生活场景概览与研究 汤诗旷
    X
    摘要:“苗学”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针对清代甚至更早的苗民生活状况与建筑场景信息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仍较为缺失。因此,对原生于清中叶“改土归流”时期、又经传抄150余年的各抄本《百苗图》系列民族志图谱进行“全息投影”,透过文人职官的“他者”视角,围绕苗民历史生活境况对其进一步梳理,便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结合文献学、图像民族志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方法,对上千幅图文进行研究整理,从古今对比、地理分布、族际关系等多种维度首次系统性地剖析苗族(也包括少量通行苗瑶语族语言的其它少数民族支系)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力图厘清苗民生活源流脉络,为在历史的混沌中打通窥视的孔径,在其间重构众生图景,从而给后续共时的田野观察提供参照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百苗图》图谱;清代苗民;建筑场景信息;古今生活图景
  • 098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征与传承探讨——以纳西族地区为例 潘曦 姚轶峰
    X
    摘要: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对象,承载于人并通过技艺实践过程得到显现和传承,呈现出本体的不唯一性。在乡土社会中,相互间充分理解认同的“营造共同体”促成了技艺和地方性语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其在不同地域之间形成差异而具有多样性;乡土社群提供了营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通过复杂的交换网络促使技艺在地域内部形成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深深地“嵌入”在乡土社会日常生活的语境之中,只有依托乡土社会的存续才能作为真正的活态遗产而不断存续。 关键词:技艺;非物质性;乡土社会;建筑营造;活态遗产
  • 106当下视角的历史呈现——新华路倪宅改建的过程和启示 钱晨 张婷
    X
    摘要:新华路倪宅是上海旭可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一个住宅改建项目,设计面对的是一座有历史价值并且现状破败的老房子。追溯该项目的设计过程,可以发现设计经历了明显的思维转变。文章论述了这个转变与现实和历史信息的关系,揭示其设计的策略和处理历史的方法,并就有历史价值但无保护身份的改造项目,从当下的视角进一步思考了其历史呈现方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改造;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历史价值
  • 120基于消费级无人机采集图像的摄影测量在建筑遗产测绘中的精度... 孙政 曹永康
    X
    摘要: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算法,为基于超低空图像的建筑遗产摄影测量与三维重建提供了可能。相比目前三维重建借助的主流技术——地面激光扫描而言,无人机具有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便携性、更广的测量范围等优势,非常适合我国边远及高海拔地区的建筑遗产测绘。但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尚待深入研究。文章通过与测量控制点的拟合度比较、与激光扫描所得模型的距离计算和截面比较三种方法,对无人机超低空摄影测量在西藏吉祥多门塔三维重建中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2 500,可以满足建筑遗产测绘中的大多数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最后还结合案例,对点云数据在建筑遗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建筑遗产;三维重建;点云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