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2017 > 正文

2017年第3期(总第7期)

本期各主要栏目的核心主题为建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在《研究聚焦》栏目,本期推出了张松的新近力作——《城市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及其启示》。这篇文章整体梳理和深度阐释了欧洲自19世纪中叶巴黎“奥斯曼计划”之后,特别是从乔万诺尼提出“城市遗产”(urban heritage),到ICOMOS 第十二届大会提出“风土建成遗产”(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以来,由保护对象核心概念的产生所引导和推进的城市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历程。该文还从城市复兴的角度,讨论了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的关系。
本期该栏目还推出了法国学者布鲁诺·门戈利的《大巴黎计划: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一文,以20世纪两个住宅区的建造和变迁为例,讨论了城市现代建成遗产在保护实践中所面临的文化、技术和经济的适应性问题,让我们领略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城市更新与现代建成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和解决途径。作者认为保护现代遗产更得兼顾适用目的,因而提出“20 世纪的建成遗产并不能因为冠以遗产之名,就可以不顾人们对现代化改造的需求”。
在《历史与理论》栏目,何依的论文《走向“后名城时代”——历史城区的建构性探索》提出,30年来的城市化浪潮,使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国策“全线失守”,许多历史城区已经碎片化,转而退守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层面,从而形成了“后名城时代”现象。该文以宁波老城区整体保护为例,提出了通过“链接”、“织补”、“集聚”和“桥连”等四种规划策略,将分散在老城中的历史信息加以整合,力图使历史文脉以一座“城”的方式延续下去。对此,姚轶峰和那子晔的论文《对整体性保护之博洛尼亚实践的历史考察与探讨》,评介了将“历史中心”保护扩展到历史城镇的意大利博洛尼亚经验。此外,本栏目还刊载了吴庆洲的《“水都”的变迁——梧州城史及其适洪方式》,该文从建城技术史的角度,简述了中国古代被动式防洪的典型案例——梧州城发展史,并在文后重点介绍了近代梧州骑楼城的“适洪”方式。
詹姆斯·沃菲尔德《风土图记》本期专栏主题为“风土地标案例研究”,记录对象为欧洲传统的风车和水车,及其使用者——地方农人的生活。作者认为,这“代表了他们劳动的收获以及赖以生存的食粮。它们是社群生产力和生计的标志”。
在《案例研究》栏目中,张杰、阎照、霍晓卫的《文化景观视角下对济南泉城文化遗产的再认识》一文,介绍了济南泉城从“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转为“文化景观”的世遗申报变更缘由,及对其遗产价值的认知过程,将济南泉水文化景观归纳为“济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统”。邵甬的《曲阜明故城的价值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模式探讨》一文,阐释了明曲阜故城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文化特征与价值判定,并提出了这座著名故城的未来协调发展模式。杨开的《历史城区的格局演变分析与整体保护——基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证研究》一文,以齐齐哈尔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的保护实践为例,提出了分析历史城区格局演变的研究思路,和基于城市格局整体性保护的内容识别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在本期的最后,还推出了陆地精心译注的具有《华盛顿宪章》替代意义,由ICOMOS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历史城镇和城区维护与管理的瓦莱塔原则》,并对这一重要国际文献中译本里的问题和错谬进行了梳理澄清。


本期内容

    研究聚焦 Special Focus

  • 001城市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及其启示 张松
    X

    摘要:本文全面回顾了欧洲城市遗产和建成遗产概念的源起和发展历程,从乔万诺尼“城市遗产”概念的发明到欧洲城市整体性保护,再到研究报告《通过城镇内部的积极整合实现城市历史地区可持续发展》(SUIT)中“扩展的遗产”和城市片段等新观念,系统梳理了建成遗产概念的内在逻辑和内涵演变。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和阐明城市建成遗产保护理念的系统性,揭示了城市建成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最后,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在城市遗产保护观念上的差异,以及欧洲城市保护理念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成遗产;扩展的遗产;城市片段;积极保护

  • 015大巴黎计划: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再生 [法]布鲁诺·门戈利 / 宋欢 唐思远 潘一婷 翻译整理 / 刘雨婷 顾心怡 编校
    X

    编者按:大巴黎计划(Greater Paris)是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在任(2007—2012)期间推动实施的巴黎拓展振兴计划,旨在打破因行政划分过细造成的城市空间发展的分散与失衡,通过统筹城市空间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的融合,使巴黎在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大巴黎计划涉及的区域由巴黎市区及其近郊三省和远郊四省组成,其中位于巴黎东北部的塞纳-圣但尼省(Seine-Saint-Denis)即为近郊三省之一,是大巴黎计划的核心区域。布鲁诺·门戈利(Bruno Mengoli)教授于2003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塞纳-圣但尼省建筑与遗产局局长,负责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本文据布鲁诺·门戈利教授在同济大学举办的“2017建成遗产:一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同名论文,和4月9日晚在同济大学和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所做同名学术讲座翻译、整理。文中所述两个案例均位于塞纳-圣但尼省管辖区域。案例一是位于德朗西(Drancy)的拉缪埃特(La Muette),作为文化遗产,它在历史和记忆层面都极具象征意义;案例二是位于庞坦城(Pantin City)的库提里耶荷(Les Courtillères),这个街区的保护与再生实践不仅满足了居住者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也加强了该地区的文化认同。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到,遗产的保护并非指向过去和历史,作为一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遗产是联系当下和未来的媒介。 摘要:巴黎东北部边缘地带是大巴黎计划的核心区域。这个地区远离市中心,在过去的150年中,由于城市发展,逐渐成为工业建筑和社会住宅区。二战后,这个地区的城市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剧烈变迁,并沉淀下一系列重要的20世纪建成遗产。文章主要通过对位于塞纳-圣但尼省德朗西(Drancy)的拉缪埃特(La Muette)和位于庞坦城(Pantin City)的库提里耶荷(Les Courtillères)这两个住宅区保护案例的介绍,展示公众和居住者对于遗产保护的态度,并对传统的城市遗产保护方式提出质疑,引发对历史保护“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谁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大巴黎计划;20世纪建成遗产;城市遗产;边缘;近郊

    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 024走向“后名城时代”——历史城区的建构性探索 何依
    X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带着保护与开发的重重矛盾,驶入了城市建设的快车道。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实施35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历史城区时,此城已非彼城。经过大规模旧城改造之后,面对现代城市背景下的历史碎片,保护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都将面临重新思考。文章提出的“后名城时代”,是针对历史城区普遍零散化和模糊化问题,基于整体性和真实性的概念,分析作为一座“城”的存在方式和保护价值,探讨“替换要素”对历史城区整体形态的控制作用,并反思长期以来以“本体保护”和“重点保护”为主导的保护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以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探索了历史城区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建构问题,从中心到边缘,从节点到线路,从封闭到开放,通过建构将分散在城中的历史信息进行整体关联,使历史文脉以一座“城”的方式延续下去。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系统建构
  • 034对整体性保护之博洛尼亚实践的历史考察与探讨 姚轶峰 / 那子晔
    X
    摘要:整体性保护是历史城镇保护的核心原则,它最初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博洛尼亚历史中心的保护实践,推广的过程中往往被称为博洛尼亚模式。文章剖析了博洛尼亚模式的时代背景、构思逻辑、实践过程与经验得失,并指出构成这一模式的五个方面内容:以地方政府及公共部门为执行主体、以公共财政为资金保障、以公共住宅政策为实施工具、以规划设计方案为技术策略,以及以公共干预与居民参与为实施手段。文章认为整体性保护之博洛尼亚实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空背景下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历史中心全面的物质性保护,维护社会结构、活力和公正的社会性保护,以及实现新旧城区的均衡发展。虽然博洛尼亚实践具有特殊性,但其历史贡献在于对整体性保护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尤其是以居民为保护工作的核心、从区域和城市整体发展出发制定保护策略,以及地方公共部门实施主动干预的态度与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博洛尼亚实践;历史中心
  • 044“水都”的变迁——梧州城史及其适洪方式 吴庆洲
    X
    摘要:文章将防洪措施分为控洪措施和适洪措施两大类。其中控洪措施指用修堤、筑坝、建水库等工程手段控制洪水,使之不能泛滥成灾,其特点是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洪水的运动规律;而适洪措施是用工程或非工程的办法,使人类能适应自然界的洪水环境,从而达到防洪减灾或有洪无灾的目的,其特点是人类非人为地改变自然界洪水的运动规律,而是主动去适应自然界的洪水环境。近代广西梧州的骑楼城就是中国适洪城市的典型范例。文章论述了梧州城市因水而兴的特征及其古代和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并进一步讨论了梧州历史上洪水灾害的特点与防洪措施,特别聚焦于近代梧州骑楼城的适洪措施,以及在现代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城市;控洪措施;适洪措施;梧州;骑楼城

    案例解析 Project Analysis

  • 071文化景观视角下对济南泉城文化遗产的再认识 张杰 阎照 霍晓卫
    X
    摘要:文化景观着重于自然和人类的长期互动和演变的关联性,强调遗产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重要前提。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与泉水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济南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正确的认知这些资源的价值,是全面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的重要前提。本文跳出通常对于济南泉水文化遗产从自然本身或者从景观角度的认识,从“济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统”角度出发,全面探求济南泉水遗产形成的地理、地质成因,自然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传统、景观特色,并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聚落泉水资源利用体系的独一类型,对今天人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景观;济南泉城;古城冷泉利用系统
  • 083曲阜明故城的价值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模式探讨 邵甬
    X
    摘要: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周王朝时期鲁国的都城,孔子的故乡,儒家思想的诞生地,被称为“东方圣城”。曲阜明故城是明朝时为了保卫孔庙而建的城池,具有非常独特的城市形态和人文特征。曲阜明故城至今还是一个活着的城市,具有文化、生活、旅游等多重功能。文章从自然基底、历史渊源、空间特征和人文特征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曲阜明故城的价值特征,同时强调对其实施整体保护与促进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曲阜明故城;活态遗产;价值特征;整体保护;协调发展
  • 093历史城区的格局演变分析与整体保护——基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 杨开
    X
    摘要:历史城区的格局分析与保护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但目前的实践中缺乏一种系统整体的分析方法。能否系统、全面、准确、真实地解读判定历史城区的格局特征,决定了历史城区保护内容制定的整体性与保护措施制定的针对性,并且影响着历史名城价值的展现与保护的整体效果。本文通过采取历史建制沿革分层、历史格局推演、历史地图比对等多途径的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以齐齐哈尔名城的老城历史城区为实证案例,挖掘城市格局演变的内在逻辑,总结城市整体格局的特征,以对名城价值的认定、保护内容的确定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格局;演变分析;保护
  • 104关于历史城镇和城区维护与管理的瓦莱塔原则 陆地 译注 / 顾心怡 校
    X
    译者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2011年批准并颁布的《关于历史城镇和城区维护与管理的瓦莱塔原则》(简称《瓦莱塔原则》),旨在取代24年前的《华盛顿宪章》(即《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Charter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Towns and Urban Areas,1987,简称Washington Charter),是历史城镇和城区保护领域的另一份划时代文件。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下属的国际历史城镇与村庄委员会(ICOMOS-CIVVIH)在雅典发布了《瓦莱塔原则》的中译版,但其中的意译成分较大,且存在不少笔误和错译。例如将“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译为“不可更新的自愿”,“康复”(rehabilitation)译为“重置”,将“必须将这两方面视为不可分割的”(the two must be considered inseparable)译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必须将两者分开来考虑”,等等。此外,这个中译版还有部分专业术语的翻译不符合行业标准,例如将“monument”译成“纪念碑”或“遗址”,而不是“古迹”;将“site”译成“古迹”,而不是“遗址地”;将“intervention”译成“介入”,而不是“干预”;将“open spaces”译成“空地”或“开阔空间”,而不是“开放空间”。为了避免国内城市保护领域的相关人士误解如此重要的宪章级文件,有必要重译。此次重译基于ICOMOS-CIVVIH发布的英文版和相关解释文章,同时为了确定有些句子成分的相互修饰关系参考了法文版,并添加了一些必要的评注。 关键词:瓦莱塔原则;历史城镇与城区;维护;管理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