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刊第三期“风土建筑专题”的基础上,本期继续对之进行拓展,密切关注近邻日本在乡村建设中风土建筑保存与再生的案例及经验,在《研究聚焦》栏目中推出了以下三篇该专题论文:
益田兼房和亚历杭德罗·马丁内斯合撰的《从国际观点看日本木结构建成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讨论了木结构历史建筑修复工程中,现代与传统两种方式的博弈和互补,提出了保护修缮传统和复活失传技术的必要性。潘玥的《对日本妻笼宿保存与再生计划的思考》一文,近距离考察了日本著名的乡村遗产整体保存案例——妻笼宿,针对其从20世纪60年代起的三阶段境遇,梳理了包括“宿场”历史、保护理念、政策制定、公众参与,以及复原技术等事件及其关联域的变化过程,特别适合为我国乡村风土建筑保护和再生实践所学习和借鉴。任丛丛的《日本锦带桥架替历史之研究》,对日本三大名桥之一的锦带桥自1673年以来历经42次“架替”(重建)的演变过程,特别是20世纪中期发生结构性质变以来的状况,以文献记载和12幅传世古图为主要依据,作了比较翔实的分析,文章的重要聚焦点在于,因现代不当修复造成建成遗产在材料、工艺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丧失后,以复原式的“架替”,重新恢复历史遗产“真实性”的可能。
在《理论与历史》栏目,本期推出了中国园林史研究领域学有专攻的学者冯仕达在20年前出道时所撰写的《中国园林史的期盼与指归》一文。这篇文章从西方学术界注重理论范式的学理路数出发,将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研究议题,与国际跨文化的理论框架联系起来,这成为作者在其学术生涯中始终倾力探究的方向,文中还特别述及了中国古典园林视觉分析技术中所隐藏着的潜在价值。沈旸、申童和周小棣共撰的《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晋祠及其保护》一文,叙述了百年来社会变迁对遗产认知的影响作用,着重关注了祭祀性建筑在发生文化功能改换时,所引发的建筑本体及其场景与仪式的变化。吴洪德所撰《名胜古迹的再现与其变形——14至18世纪传统绘画中虎丘的视觉形象建构》,以明代吴门画派的地方意识逐渐转化为清代宫廷画系所传达的国家意识为大背景,剖析了几代虎丘图像的变迁和演化过程。
本期《案例解析》栏目精选了两篇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实践及研究篇章。王铠、周德章和张雷合著的《时间/空间——乡土聚落渐进复兴的莪山实践案例研究》,是一篇通过对乡村建成遗产的整饬设计,营造出保持村落温实文脉的实践记述文。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放弃个人趣味引导下的空间性变化思路,转而探求乡土记忆的时间性延续途径,也即以新寓旧,与古为新的乡土聚落渐进复兴之道。张维的《小改动中的格局变迁——传统江南民居空间演变中的适应策略研究》一文切片式地回溯和观察了苏州甪直一户宣姓民居在不同时期、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动态演变,分析了其中各种变化要素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后概括出使用单元细微化的“空间加密”营造策略,不失为对乡土聚落的一种具有微观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探索。
本期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以“梦的语言”为主题,刊载了作者关于风土建筑色彩的精美纪实图片,文字部分引述了高更的名言称色彩是“深奥而神秘的语言”,是“梦的语言”,意在说明风土建筑使用鲜明色彩的罕见表象之下,若不是人的本能流露,就是其文化寓意及象征的表达。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历史学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Peter Blundell Jones,1949-2016),在其封笔之作《建筑与仪式——建筑如何塑造社会》出版之际不幸谢世。为了纪念这位著名学者,本期特别刊出了其高足任翔对该书所作的书评。在这部富于建筑人类学意味的著作中,作者讲述了仪式在与建筑的互动中影响社会构成特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