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第四期的《研究聚焦》栏目锁定了石库门里弄遗产议题。这是因为不久前这个议题所涉及的某个风貌区边缘石库门里弄,由于被不当拆除,遭到中央电视台曝光,从而引起学界、业界乃至社会上的高度关注。目前这一议题仍在持续发酵,比如与之密切相关的上海最大的石库门里弄“建业里”翻建风波,仍是网上的热议话题。为此,本刊特约同济大学副教授刘刚和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高级工程师林沄撰稿,立足于他们长期对上海石库门里弄变迁的跟踪研究和实践参与,对这一城市遗产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刘刚以《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存废》为题,讨论与石库门里弄的历史和现实有关的六个方面问题及其症结所在;林沄以《上海里弄保护与改造实践述评》为题,对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里弄保护与改造案例进行分析。
在《历史与理论》栏目,本期刊出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研究部副主任安德烈亚 · 纳内蒂与该校教授张寿安,以及同济大学教授梅青三人合著的题为《可持续遗产影响因素理论——遗产评估和规划的复杂性框架研究》的文章。该文提出,应以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建构和以多种数据支撑的科学方法,使遗产成为影响社会运作中政治决策和价值凝聚的知识体系。美国海军学院助理教授左拉拉的专题文章《中国历史古迹保护的战时合作——罗伯茨委员会在华活动考(1944—1945)》,评介了“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机构罗伯茨委员会,组织中美两国学者协力保存中国文化遗产,使其免遭空袭破坏的这段尘封的历史,资料多采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清华大学建筑史博士后张力智对乡土建筑遗产有独到的观察和探究,他的《正房中的黑暗巷道——管窥闽南大厝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内涵》一文,对近代南洋建筑中的欧洲元素对闽南沿海地区民居产生的间接影响,作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微观遗产分析。
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的主题是“建筑打开文化之门”,作者继续以简素的行文和清新的图像,讲述风土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生命故事——通过物质形式反映一个社会的特质。
在《案例解析》栏目,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教授马克 · 威尔肯斯的《萨加拉苏斯案例研究——勘查与展现一座保存良好之古城的准则》一文,通过对土耳其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古罗马和拜占庭时期古城萨加拉苏斯遗址的调研勘查,为促进古城遗址的勘查、整理、实录和复位等保存和展现工作更加科学化和精密化,提出了指导准则。特别是作者提出的当单体构件超过85%时便可将之复位或复原再现的主张。维也纳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董书音的论文《维也纳霍夫堡皇宫“旧儿童翼”区域木屋架结构历史变迁研究》,对这个始建于13世纪,并在文艺复兴后期和巴洛克时代经多次改造,于18世纪形成罕见的三折屋架,最终在19世纪被改建为孟莎式屋顶的木构建筑演变轨迹,作了比较明晰的实证研究。本栏目的压轴之作是天津大学两位副教授何捷和丁垚的论文《纸牌游戏中的遗产教育》。不无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不幸导致了该国境内人类文化遗产惨遭毁坏的可悲后果。但与此同时,美军又在兵营娱乐活动中以扑克牌上套印遗产图像的形式,进行了战时遗产保护的普及教育。作者对这种寓教于乐的遗产教育方式所具有的普遍借鉴意义作了引申性探讨。
本期《书评》栏目刊出了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部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李光涵对法国人文学科领域经典学者弗朗索瓦斯 · 萧依的名著《建筑遗产的寓意》一书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