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浏览 > 正文

2019年第4期(总第16期)

广泛分布于闽赣粤等地区的客家建筑有显著共性,又随时代和地域变化产生出多种不同特征,若想厘清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赖各地方研究的深入开展,也需要跨地域视野下的综合把握。


2019年第4期《建筑遗产》学刊《研究聚焦》栏目选取了客家风土建筑为主题。福建地区客家建筑的谱系梳理和特征研究多有成果,并有部分文章收录于本刊2019年第1期福建风土建筑专集,本期特邀请了来自广东和江西的学者撰写各自地域内的客家聚落及建筑的专题文章,希望呈现跨地域、多视角的客家风土建筑研究现状。


林垚广、朱雪梅、叶建军以广东梅州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绕开常规的关注地理先生或匠师的视角,转而从建房主人即“主家”的角度切入,分析在民居营建中主家之于屋式选择的能动性,解读了梅州客家的多样屋式所承载的丰富涵义,意在提示民居研究中主家“在场”的重要性。同样是广东地区,顾雪萍、彭长歆结合地方志书和田野调查,在动态的地理空间和历史环境中,探讨了东江流域仙坑村客家聚落空间形成与变化的内在动力,基于一例客家聚落的个案解读,呈现了兼具整体性和历史纵深的聚落史研究方法。福建地区和广东地区的客家建筑研究早已是显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江西地区现存的客家建筑尚未被学界全面地认识。蔡晴、姚赯、黄继东基于对江西客家建筑长期广泛的田野调查,提出堂横屋广泛存在于江西各地客家方言区内,其分布与清初移民路线高度重合。并通过人类学、类型学的考察,揭示了作为移民建筑的客家堂横屋兼具祭祀空间(堂屋)与生活空间(横屋)的空间构成模式,亦是其区别于江西本土民居的本质特征。为开展跨地域的客家建筑研究贡献了基础材料。


《理论与历史》栏目收录了6篇文章,话题涵盖了建筑史学研究和海内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值中国营造学社筹组九十周年之际,刘涤宇考证了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的版本源流,辨析了文中“营造学”和“沟通儒匠”两个关键概念之内涵,并揭示了《缘起》一文提出的构想如何通过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影响了中国建筑史学科体系的建立。日本东京大学海野聪的文章从木构建筑的生命周期出发,梳理日本建筑维护与修缮体制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介绍了日本木构建筑遗产传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保护传承所探讨的策略,从全球视野为构筑可持续的木构建筑遗产保护机制提出见解。栏目还收录了两篇分享海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的文章。杜骞,刘爱河,曹永康分享了意大利在遭遇经济危机、经费不足的困难下,采取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全过程的珍贵经验。刘文佳、李立则梳理了英国伦敦150多年以来重要考古遗址保护案例,介绍了伦敦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革新方法及考古遗址与城市空间统筹的策略。我国地域建筑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建于1327年的四川省蓬溪县金仙寺大殿名列其中,张宇、闫金强的文章聚焦于金仙寺题记,结合历史文献尝试还原元代四川乡土社会的自组织社区,提出金仙寺应作为同一地域内的卓筒井遗产体系中不可缺的一环加以保护。董书音关注南侗地区的带禾晾禾仓,解读其区别于普通民居的建造技艺的独特性,揭示了侗族传统建造技艺的高度适应性和在地性。


《案例解析》栏目选取了两处上海历史建筑修缮与再利用的案例。袁烽、魏晓雨、吕凝珏的文章以上海杨浦滨江永安栈房旧址修缮工程为案例,回顾梳理了保护研究与设计改造的过程,指出建筑师根据永安栈房东西两座建筑的不同现状,采取不同方式,多方参与,以强调遗产价值为导向,尝试在改造中创造一种新旧之间的“孪生”关系。张洁、章明、肖镭的文章是对复旦大学相辉堂修缮与扩建工程的解读,文中追溯了复旦大学建校史和校园设计者的思想等历史背景,通过辨析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李格尔建构的纪念物价值体系,阐明相辉堂作为建成遗产本体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述了修缮与扩建的具体操作手法。



在本期的《探索与争鸣》栏目中,梁波探讨了“industrial archaeology”的起源及“industrial heritage”一词的中文翻译问题,引发了我们针对外来遗产概念与中国体系融合过程的思考。


在本期的《沃菲尔德风土图记专栏》中,张鹏通过图文展示了山西平遥梁村、水磨头村的风土民居,对锢窑、靠崖窑民居的院落组合、居宅方式、人地关系及聚落布局作了引介。


本期内容

地址

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1室

分享

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071/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89 定价:¥99.00; $60.00 邮发代号: 4-923

Copyright @ 2018 建筑遗产期刊网站